第一周不听课

移动版  2016-09-23 02:00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表面看似乎有道理: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根本。领导“到位”,必然会刺激教师的神经,主动上紧工作的“发条”,进一步强化“课本位”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会消除假期慵懒带来的“开学慢”现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实则不然。学期之初,师生都还没有站稳脚跟就遇上“追课族”,难免产生压抑感。领导来听课,不认真准备说不过去,有时还得揣摩领导的“课堂价位”,要费心思去对对“食客”的胃口;领导也喊冤,因为听课是想看看师生的状态,并没叫你特意作为,更不需要阿谀逢迎。但“首因效应”很多老师还是惦记的,开学第一印象当然很看重。大家明知这样做没必要,但“形象”还是会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不管听课者初衷如何,听课本身或多或少会打乱教师开学工作的节奏。

织梦好,好织梦

  开学工作事务繁多,而且都已逐渐成为常态。特殊时段有特殊做法,如果用心去做,已远远超过“一节课”的认识与价值。 内容来自dedecms

  开学工作事务繁多,而且都已逐渐成常态。比如秋季开学前后,暑期师德培训往往排在8月底,紧挨着就是根据新的人事安排调整办公场所、布置新教室、认识新生、集体备课、新加盟教师岗前培训等。现在很多学校常以“仪式课程”替代传统的点卯式报到,还有开学典礼和教师节庆祝活动……显然,开学第一周不仅事多,而且特殊时段有特殊做法。用心去做,已远远超过“一节课”的认识与价值。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好课,最终是育好人;而育好人,不止于上好课。管理者对“课”过于敏感,就会弱化对“人”的反应。这里的“人”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尊重他们的感受,正视教育的规律,自然地顺应地踩着自己的节奏起舞,才是最好的。乐曲有前奏,就容易带入;课堂有导入,就容易跟进。学期初的工作亦然,也需要引子。有的事情,看似慢了一点,却让人舒服。人舒服了,才有课的舒服。开学第一周不听课,应该是对人的尊重,对老师的信任,对规律的敬畏。 内容来自dedecms

  当年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朱光潜、丰子恺、夏丐尊、朱自清等大家都在这有过交集。他们吃酒谈天,放松自足,其中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几乎就是这帮老师在一起聊天之后的场景。当代一位学者看到这幅画面的时候想到的是:那个时代的老师,可以在这样一种放松状态下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答案是:一个能给人尊严、自信的环境,能给人可能性的环境。在这种可能性中,可以产生更多的可能性。相信教师,敬畏规律,“可能”就孕育其间。去听“开学第一课”,难免有“盯”之嫌,盯得过紧,未必是好事。柔和一点做教育,来得真,来得善,也来得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听课,是不是不务实?这种担忧反倒是专业自信的缺失。期初、期中、期末各有特点,不懂时务,就易偏轨。作为管理者,最核心的实务就是支持:“多下馆子”——到教师队伍中去,参加他们的各类碰头会,听听他们的声音,也给教师吐吐苦水的机会;用自身行动去支持,如学期初每天早到校,在校门口迎接师生,无声的语言有感召力量,是对教师早到校的行动支持;有教师上了一节诗文课,课后感叹诗歌难上,此时点拨,合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意,教师爱听。也有教师会主动请你进他课堂,便达致“课人合一”的教育佳境。第一周不听课,是指不主动找课听,但绝不反对“主动上门”“愿者上钩”,教师队伍中不乏高能者,这一群体有余力“探课”,我们也无须避之。

dedecms.com

  开学之道在于开启促发,让每个人的状态积极起来,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容纳自然的教育。(作者潘照团,系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 ) 本文来自织梦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1日第7版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