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要消解名校“顶端优势”

移动版  2016-09-24 02:20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每学期开学前后,都是让我焦虑煎熬的日子——开学前要面对的是如何有效控制生源和师资外流,开学后还要面对部分学生要求转学或者外出“借读”的情况。虽说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但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让学校陷入“人去楼空”的境地。

本文来自织梦

  一边是“名校”优秀师资汇聚,一边是农村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几年没有新教师补充,却在每年开学季前都要面对优秀教师要求调动的境况。如此捉襟见肘的教师队伍,实在令作为校长的我感到无比揪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似乎陷入了一种迷思:要办好教育就是要发展好“名校”,要享受好的教育必须要上“名校”。实际上,对于“名校”的疯狂追逐,已经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择校风”炒热的天价学区房无疑令人咋舌,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离家求学,往往需要家长“陪读”,由此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问题,还有家庭劳动力的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屡见报端,甚至出现了“因学致贫”这样极端的情况。 织梦好,好织梦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很理解想将孩子送入“名校”的家长,毕竟这些学校以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改革的先行效应或政策优势,积聚了本地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毋庸讳言,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据此将学生在社会地位方面分出三六九等。我们看到一个个纯洁如白纸的孩子,睁大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的眼睛,对周围的一切满怀希望。只是因为就读学校不同,他们的身上就自然贴上了优劣的标签。那些不能上“名校”的孩子,也许就认定这个社会是不平等的,自己低人一等,这种自我否定倾向有可能使其一生生活在阴影中。而对于很多将读书当作改变命运的仅有机会的农村孩子来说,择校的“失败”,往往可能打破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几乎所有对未来的期待。

内容来自dedecms

  站在教师个人的角度考虑,“人往高处走”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而农村学校也已经无奈地“习惯”了自己培养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的状况。有人形象地将“名校”吸纳农村优秀教师的做法比喻为“不仅要吃蛋,而且要吃鸡”,然而这种做法却对教师个人成长未必有利。某校曾有两位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并且已经小有名声在外,但在调往“名校”后,两人却因种种原因,非但没有延续在原单位的骨干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反而被边缘化,从事辅助工作。这样的事例并不少。失去这样的骨干教师,对“名校”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基层学校来说,却是巨大的损失。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学校角度看,“名校”拥有吸纳优质生源的“先手权”,而众多的普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几乎每一个开学季都要面对优秀师资的流失——这恰恰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而由此导致生源流失也已成必然。二三线城市面临的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及其对学生、家长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京、沪等地。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分强调“名校”对教育公平的破坏性,也不断地采取措施,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但是进程较为缓慢。重要原因之一是,一旦在改善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必然会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令人欣慰的是,原先只在一线大城市出现的摇号派位制,今年也首次出现在了我所在的二线城市地区,虽然杂音不少,但总体是得到认可的。如今,随着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师流动和支教形成了制度,热点高中“推荐生”指标比重不断加大。这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就能够逐步成为现实。

copyright dedecms

  要使农村避免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不仅需要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引、农村教师基于理想的坚守,更需要教育系统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站在“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应该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的高度,对教育资源重新进行合理配置。希望随着自身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提升,开学季也能成为我们农村学生和家长对未来最为期待的时节。由此,农村校长也一定能感受到最真切的职业幸福。(作者季洁华,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1日第8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1096-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