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乌鲁木齐10月7日消息(记者张雷 乌鲁木齐台记者张灿)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不再是空谈,坚持走楼梯、不用电脑时就选择关机……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低碳生活”正受到人们的追捧。在新疆乌鲁木齐市,80后小夫妻肖枫和范思彤从踏进婚礼殿堂的那一刻起,就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小家庭落地生根,衣食住行中力行低碳环保节约,不断向更多的人复制、传递他们的低碳生活理念。 内容来自dedecms
早上九点,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的一栋普通住宅楼里,送走要上班的肖枫,卧室里传来一岁八个月女儿如意的声音,范思彤拿起一瓶水走进卧室。水瓶里的水并非普通饮料,而是将水果发酵后制作出的“果汁”水果酵素。 dedecms.com
说起“果汁”水果酵素,范思彤打开了话匣子:“饮用了它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功能,转化所需的各类营养,提高免疫力,家里没有吃完的水果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我们最大的亮点是做环保酵素,用新鲜的果蔬皮,回收再利用,稍微清洗一下,兑上水、糖发酵一下,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可以洗碗,擦桌子消毒,充当化肥。这都是跟我妈学的,现在农科院的人都在研究这方面,治理河水污染起到很大的成效。做起来一点不麻烦,每次吃水果,就收集起来,装在用过的油瓶,切切碎塞进去,发酵三个月就可以使用了,现在有小孩,用武之地多了,环保酵素是我们家低碳主打的方式,我引以为豪的。” copyright dedecms
一天的居家生活从平静中开始,从小受益于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范思彤主张物尽其用、不浪费食材,低碳节俭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展开:“刚熬了一锅稀饭,大米、绿豆、燕麦那些的……”
厨房里,范思彤准备的早餐,用砂锅煲熬制的营养稀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砂锅本来就有保温的作用,开了以后稍微煮一会,火关掉里面还在焖煮,过上一会觉得没有软烂的话,再开开,最多两次就差不多了,这样可以节省天然气。像我家用的铁锅也用了好多年了,旧是旧一点,但实际上不是为了省钱,好好的锅也没必要扔了不用了,能利用上就利用上。” dedecms.com
范思彤家的低碳生活气息在两室一厅的小居室无处不在:没有拥挤的家具陈列,尽可能将生活废水二次利用,白色墙面上挂有用废旧饮料瓶栽种的水培植物,凉台上的绿植盆景让房间错落有致、清新自然,小两口的低碳环保秘籍还真不少。
内容来自dedecms
范思彤说:“现在不是要节约用水吗,把洗菜洗米的水留下来浇花、冲马桶,洗衣服的水也不要直接连到下水道。很多家庭可能可能意识不到,也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很多朋友问我,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我很愿意和大家来分享,因为我学到了,我在受用,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做起来。” copyright dedecms
电脑听音乐显示器调暗,衣服攒够一桶再洗节约水电……范思彤和丈夫肖枫同为80后,在许多同龄人还对低碳生活有着疑虑和不知甚解的当下,小家庭里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已经风生水起。
织梦好,好织梦
范思彤对记者说:“从2012年结婚时,我们就以一场‘绿色’婚礼拉开低碳环保生活的序幕。办的是素宴,直接把婚礼全部搞成绿色环保的,不租车,搞个自行车队,礼金全部都捐掉,给我们的婚礼增加了光彩,挺好,平平淡淡就可以了,一路上大家都在那里给我们祝福,特别开心。”
在一楼开辟的小菜地里,下了班的肖枫同样享受着低碳生活的乐趣。播种浇灌,多种时蔬丰收季节,他会邀请左邻右舍一起品尝,传播他的低碳生活理念。更让他欣慰的是,牙牙学语的女儿如意也在潜移默化中,与环保文明成为朋友。
dedecms.com
肖枫对记者说:“西红柿、黄瓜、辣椒、黄瓜,夏天我们基本上不买菜,吃不完,真的很好吃,像小白菜,放干了都不会烂,市场上买的过几天就会烂掉。你像我们家的孩子,走在路上看到纸片就会捡起来,而且给她东西不扔,非要找个桶桶放在桶里,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我觉得,她长大以后在她的记忆深处、感官里面会有这种意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三年前新婚时一拍即合的自行车迎亲、全素宴款待宾朋,到他们爱情结晶的呱呱坠地,这对年轻的夫妇,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与更多的朋友分享并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用现如今时髦的话说,这对低碳达人任性地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影响更多身边的人走进低碳生活。
本文来自织梦
肖枫说:“从早上跑步开始,到我给家里种菜,我们用的洗洁精都是我媳妇用水果皮做出来的,包括雅玛里克山的垃圾清扫、植树,倡导顺风车,骑自行车,减少开车出行,这就是挺好的事情。其实低碳环保,不是高大上的事情,就是身体力行的事情,很简单的小事。这样的日子也是我想要的日子,我要复制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再复制给她的孩子,把自己能说的、能教的,就挺好,身体力行的灌输一些东西,顺其自然地走下去。” copyright dedecms
原标题: 原标题:乌鲁木齐80后低碳夫妻的别样生活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1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