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地理形成及各族群的来源分布

移动版  2016-10-11 18:17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海南岛的地理形成及各族群的来源分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 萧烟

编者按

近日,由市文体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百姓讲坛”,邀请了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亚市人文地理学会会长萧烟带来一场关于海南岛的地理变迁以及各族群的来源与分布的专题讲座,阐述海南岛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远古时期地理地貌的形成和变迁,以及在这一地理环境中海南各族群的来源、迁徙和分布。本期特摘登其中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萧烟,本名李鸿新,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亚市人文地理学会会长,《现代青年》杂志“海岸人文地理”栏目主编,《三亚湾》民间文学杂志主编,“天涯名博”博主,著有30万字长篇小说《妖娆红尘》,80余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南唐悲风》在出版中,在国内各级刊物发表个人多篇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创作风格沉郁苍凉,于淡淡伤感中透射出浓厚的理想色彩和人文气息。

智人有一部分渡过了波斯湾,沿印度洋海岸向东迁徙,成为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等群落的祖先;其中还有一支进入中国南方,成为壮侗语系民族的祖先。这样,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栖息的主要族群基本上是汉藏语系、壮侗语系,以及阿尔泰语系的各族群。

壮侗语系族群早期多散居在中国南方的森林里,显得孤立和封闭。因为环境优势,在平坦开阔地带崛起的汉民族具备更强的凝聚力,在夏商周三朝向南方的“蛮夷之地”分封和征服。尤其铁器时代的周王朝,南方森林得到大面积砍伐,土地得到开垦;这时期,西部藏缅语族人群也不断向东扩张,壮侗语系诸族群后来就退缩到东南、岭南,以及西南高地,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包括泰国、老挝、越南、缅甸等国……海南岛的早期人群,就是以壮侗语系为基础的百越民族迁徙而来。

二、海南岛的早期人类活动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的落笔洞,发现了海南迄今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活动时间为距今一万年上下。到距今五千年甚至更早,在海南岛的南方山地,人类活动的痕迹明显多起来。光宁远河流域,就有大茅遗址、高村遗址、沟口遗址、河头遗址、卡巴岭遗址、三间坡遗址等,各遗址发现了大量石锛石凿石斧,还有粗砂陶,说明海南岛的人类文化上承于新石器时代。

这种陶器直到近几百年还出现在山地人的生活中,早期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延续到了现在,说明在海南岛因为环境孤立、气候单一,中世纪社会文明的发展极其缓慢。这些早期活动的人类,基本上可以归为黎族先民,他们的语言跟岭南的壮族有很大关联。

三、海南岛的传统族群

从民族语言及汉族各方言研究方面着手,将不同语言划分为不同族群,海南岛的传统族群则主要分为以下群落。

(一)黎族

黎族先民主要来源于岭南百越民族中的雒越,肯定也融入了活跃在岭南的西瓯、南越、南瓯等人群,语法受到混合影响,使黎语在壮侗语系中独成一脉,但基础词汇和语法也与壮泰语支接近,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隔阂,其基础语言在先秦时期已经基本形成。黎族分哈、桤、润、美孚、赛五大方言支系,有些支系之间语言不通,可见他们来源复杂,进岛时间也有先后。其中居住白沙一带的润黎,环境相对闭塞,语言与风俗与其他支系有很大差异,被称为本地黎,可见他们登岛时间更早,与岭南一些消失了的古老族群有更深的渊源。

如今,黎族人群广泛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与台地,在昌江、白沙、琼中、保亭、五指山、乐东、东方、陵水、三亚等地广泛分布,邻近山区的其他市县也有分布,海南黎族人口将近130万,是海南最大的少数民族。

(二)海南苗族

海南苗语又称勉语,该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瑶语支。明代中晚期,随着汉人向海南岛南部山地渗透,“土人暴动”频繁,中央王朝本着“以夷制夷”方针,从广西征召一批苗瑶族群同胞前来落籍,与后来汇入者形成了海南苗族。

海南苗族多与黎族伴生,也曾被称作苗黎。由于人口稀少,他们多被分散到高海拔地带,呈孤岛状态,日常风俗也与内地苗族有了很大差别,而与黎族越来越接近;苗族擅长蜡染、刺绣、苗药,如今海南苗族的人口大约七八万。

(三)三亚回族

海南回族的早期先民生活在半南半岛的中南部,后来大部分聚集到越南南部,约公元192年建立占婆国。唐宋以来,占族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随着中亚一带的穆斯林迁徙,陆续有人来到海南,在各港口驻留、经商,有些世代居住下来。大约在明代,越南北部政权兼并占婆国,大量占族人避难到了海南,明清之际海南回族最多达到20余万。

后来由于清朝的数次教难,大量海南回族回迁到东南亚,当然也有一些群体被海南其他族群同化。残存的穆斯林大多汇集到了三亚的凤凰镇,形成回新和回辉两大社区,成为三亚回族,他们的语言被称作回辉话,以属南岛语系的古占语为基础,也混入一些中东音,到海南后又夹杂不少黎语、汉语,成为海南极独特的语言。三亚回族的生活习俗与伊斯兰教息息相关,世代打鱼为生,也有着深厚的经商传统。

(四)临高语族群

临高语人群与黎族人群近亲,也曾被称作熟黎,他们应该来源于后期的雒越人,大约距今两千年前后大批量登岛,语言更接近壮侗语系中的壮泰语族。临高话人群与壮族、傣族,还有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都有着较近的血缘关系,因为与汉族交集较深,其语言混合了不少闽南语和儋州话,并且接受汉俗,如今已整体归入到汉民族中。临高语族群分布在临高大部,儋州东北,以及澄迈以北等地带,如今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有60余万。

(五)儋州话族群

儋州话明显带有中原汉语与南越语的混合特征,可见他们最早的来源应该是西汉的古南越国。后来隋朝成立崖州,州治设在广东高州一带,粤南与海南联系密切,大量粤语人群通过雷州半岛迁徙到海南,最终扎根于儋州一带,其语言可大致归入到粤方言中。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儋州市大部、昌江县西北,以及白沙县临近儋州的部分村落,这一人群已发展到100万余人,在海南方言中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

(六)迈话族群落

迈话可列为儋州话的分支,儋州话人群有一部分人沿西海岸继续南下,在东方、乐东等地均有散落,最远迁徙到三亚的崖城一带,还有部分迁徙到中部的琼中,他们的语言统称为迈话。狭义的迈话单指生活在三亚的这一人群,位于崖城的拱北、城东、水南,部分迁徙到羊栏镇、妙林乡等地。迈话人群与不同语言族群混居,让迈话混进了闽南语、客家语和军话的成分,也混有少部分黎语和回辉话,与儋州话拉开了距离。

(七)哥隆话族群

哥隆话是以黎话为基础语言,混合了汉族的数种方言,这一人群分布在海南岛西部的墟镇或屯军之地。他们先是被周围的军话人群、闽南话人群,以及苗人分割,通过其他族群的混居通婚,从而形成一种混合语言,被称为哥隆话,海南其他地方类似的话也被称为村话。哥隆话明显受到西南官话、儋州话和闽方言的影响,他们的居住地与黎区隔离,被军话和海南话人群包围,呈现小地方的移民文化色彩,比黎人更注重教育。哥隆话人群主要集中在昌化江下游的东方市和昌江县境内,人口约6万余。

(八)军话群落

唐宋以来,海南都有驻军;到明代更加强了边备,大量民丁从西南汉族地区征调至海南,他们大量地留下来化身民籍,繁衍后代,通过数百年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军话方言区。军话主要是西南官话和当地语言的融合,是与普通话最接近的海南方言,大致分布在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沿海地带,儋州和临高也有分布,他们的生活区域呈弧线带状分布,如今军话人群已接近12万人。

(九)疍家话群落

疍家话,又称水上话,多为打鱼为生,以船为家的渔民,他们的来源说法有多种,但现在普遍认为海南疍家人形成于元明时期,位于广东阳江等地的渔民向四处漂流,其中一支在海南各河口聚集,形成今天的海南疍民。如今,海南疍民分布在三亚河口、红沙,以及琼海的潭门,陵水的水口村,西部的昌化江和珠碧江河口等地。疍家人常年在海上漂泊,与广东交流密切,疍家话基本保持了粤方言原貌,如今在海南的疍家人约4万余人。

(十)客家话群落

客家人,多是中原聚群南迁到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南一带山区的中原汉人,后来又陆续扩散到珠江三角洲和广西东南部,以及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唐末及两宋期间,陆续有客家人渡琼,尤其南宋末年在元军驱赶下,大量闽南人与客家人南迁,有的渡过海峡进入海南,到明清时期又形成高峰。上世纪后半叶的农场建设,又有大量广东籍工人来到海南,散布各地农场。传统的海南客家人,广泛分布于儋州市的南丰镇、兰洋镇等地;澄迈、屯昌等近松涛水库一带,其他如临高、万宁、陵水县、屯昌、海口、三亚等均有分布。

(十一)海南话群落

海南话属汉语方言中的闽南方言分支,讲海南话的人口超过500万,是海南本地方言人口最多的族群,且还有300万左右的华侨以海南话为母语。

闽南人自古就有人迁往海南,很多大姓的族谱可追溯到唐朝;但闽南人大规模进入海南则要追溯到南宋末年,大量闽南人为躲避元军骚扰沿海岸线一路南下,集中到雷州半岛,并且大量渡海,汇成海南岛上最大一个族群。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话受外界语言干扰较少,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调得以保存,可谓古汉语的活化石;与闽南话对比,海南话明显掺进了粤方言、客家方言和官话,也借鉴了部分海南本地的黎话。

(十二)那斗话、附马话

这两种语言都出现在东方市,都以村庄命名。讲那斗话的有两个村庄,位于八所镇以南,是以黎语为母语,周边被其他语言包围,因而融合了海南话和军话,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

附马话则位于昌化江畔的四更镇,也有两个村庄,持这种语言的只有1000余人口,他们的祖上应该是数百年前从江西征召而来,与赣方言已有很大差别,受军话、海南话等影响较深。

天地造化,孕育出生机勃勃的绿岛--海南岛,这里不仅是动植物的天堂,更是人间的乐园。蕞尔小岛,其族群来源十分丰富,语言十分复杂,文化极其包容,为地理学、人类学、人文学等领域的学科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样本,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前来深度研究。

(本报记者 黄珍 整理)

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欧大陆架东缘,南中国海域北端,是中国的第二大宝岛。在星体运行地球变迁的过程中,海南岛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自有其形成的历程,而通过一系列地理信息的解读,已经可以完整地了解该地理环境古往今来的变迁过程。

海南岛的地理形成探析

一、海南岛形成的各种说法

有关海南岛的形成,这两年从中科院传出两个版本:一个是梁光河博士提出的“海岛分离旋转漂移说”,即海南岛在6500万年以前在北部湾顶端与大陆相连,经过逆时针旋转150度漂移到现在位置;另一个是以朱华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提到:海南岛在始新世(距今5300年)以前连接着越南和广西,比现在高5-6个纬度的位置,后来发生了向东南的滑落和旋转……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要理清海南岛地理形成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该区域在各地质时期经历的地质运动着手。通过地图,若将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作为一个陆块组合,让它们顺时针摆动,它们几乎就严丝合缝地拼接到了中南半岛上。因此,本人的“雷琼半岛”扇面漂移(或钟摆式漂移)理论就此出台。

展开各地质时期的地质运动,种种证据都在支持这个理论:海南岛与雷州半岛组成的“雷琼陆块”,就是从中南半岛大陆分离,发生了扇面漂移。这在海南目前发现的古老陆块得到印证,昌化江一带抱板群古陆块,与三亚的大茅、干沟等古陆块,均属于中元古陆,距今有5到10亿年,与越南红河口及其他沿海陆地的地质年代接近,说明它们曾经融为一体,是泛古陆的一部分。

二、板块的拼接与碰撞

在距今2.57到2.05亿年的印支运动中,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发生碰撞拼接,形成华南地块;华南地块又与印支地块发生碰撞,共同融入亚欧板块中。“雷琼陆块”就位于三地块的交接点上。三地块碰撞形成一个裂沟,这就是北部湾的雏形,当时的形态就是一条从桂南地区向南流淌的一条河流。

在距今2亿1千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华南地块持续遭遇挤压,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形成“杭州湾-钦州湾构造结合带”,构造带的南端有数条断裂带向北部湾河谷延伸,造成河谷的大面积塌陷,与太平洋沿岸构造带的活跃,使河谷渐渐拓宽成海沟,“雷琼陆块”变成“雷琼半岛”。

到距今6500万年至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洋板块急速撞击亚欧板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掸邦高原先后隆起,在“杠杆效应”下,北部湾海沟加整陷落,之后又受到长山山脉的拉伸,在“钦州淡-杭州湾构造带”的双重“橇杆效应”下,“雷琼半岛”渐行渐远,北部湾变得极其宽阔。

三、天地造化形成美丽绝伦的绿岛

北部湾构成带的持续活跃,使各地质时期不可避免的遭遇火山喷发,尤其到距今260万年的第四纪,在北部湾东沿的中部,上百座火山频繁喷发,侵入到雷琼半岛本体,半岛发生扭曲,呈现V形折角,海南岛也整体向东北角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这样,“雷琼半岛”的中间地带发生塌陷,在更新世中期海水时进时退,琼州海峡时隐时现;到更新世晚期,大约距今10万年左右,海峡地块不再出露海面,形成永久性海峡,海南岛从此与大陆彻底分离。依据海南岛同雷州半岛、广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动植物群落的趋同性,说明它们的分离时间就在距今70万年到

10万年之间。

雷琼陆块的地质运动是持续的,譬如文昌的东寨港与清澜湾一带,在距今四百年前又发生一次开裂,大有将海南岛东北角分离出去之势。一系列运动,塑造成了海南岛如今模样:北部平地多为火山岩风化下的酸性红壤,南方山地多是花岗岩风化后的碱性黄土;中南山地隆起到一定高度而发生的断裂,形成昌化江上游河谷;海南岛诸多河流的流向多呈现为旋转,整体像涡轮的页片……一切,都是地质作用下的结果。

天地造化,形成美丽绝伦的绿岛,独特的热带雨林环境与海岛地理条件,让海南岛不光成为动静物的天堂,也成为人类的乐土。

海南岛各族群的来源、迁徙与分布

一、中华民族各族群的来源

从语言的分化演变规律,得出中国各族群是从两个大方向汇入中华大地。一个大方向是沿波斯湾向上,经中亚、西伯利亚等地汇聚,其中的两大人群为阿尔泰语系人群和汉藏语系人群。阿尔泰语系人群包括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等,多以游牧状态分布在中国东北,以及塞北、西北等的半干旱地带。汉藏语系人群则由蒙古高原往南渗透,形成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据点的汉语族人群,还有向青藏高原、大西南,一直印度洋海岸分布的藏缅语族人群。

另一个大方向则来自南方,即早期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1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