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是如何树立家风和家教的?(上)|天涯·头条

移动版  2017-02-08 13:48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天涯微信号tyzzz01 

dedecms.com

天有际,思无涯。

织梦好,好织梦

《天涯》2017年全年征订,108元六期,包六次快递。点击左侧购买。

本文来自织梦

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是如何树立家风和家教的?(上)|天涯·头条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首发《天涯》2015年第1期。

内容来自dedecms

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是如何树立家风和家教的?(上)|天涯·头条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近些年来,梁启超的教子之道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便是,梁氏一门何以能出三个院士,而其他几个子女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这种情形在今天确实能引起很多父母的兴趣,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曾一度十分畅销一样,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几乎没有不“望子成龙”的,他们比任何时候的父母都更在意子女能否成才。 内容来自dedecms

       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今时代生存竞争演变得越发激烈和残酷,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做父母的往往尽其所有和所能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从早教发展到了胎教,以至于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集团,而高额的教育费用也让家长感到负担之沉重非常人所能承载,故有所谓“生儿容易养儿难”的说法。不过,特别使人感到不满意的,是其虽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教育的一塌糊涂(不止家教)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深刻的绝望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梁氏家教似乎就在这种情形之下进入了大众视野。人们惊叹于梁氏一门有九朵奇葩,满门俊秀,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亦属十分罕见。探求梁氏家教的秘密,也成为众多家长的期许,看看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子女并获得成功的,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借鉴。

内容来自dedecms

       梁启超是举世公认的改革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启蒙的一代宗师,他在中日甲午战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呼吁变法维新,就以教育为突破口。他说:“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又说:“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所谓开民智,说到底,就是要在民众中造成健全的人格。综合他的多次表述,所谓健全人格,至少应该包括:有远大的志向,有自省的能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而不厌、勤于思考;善与朋友相处;有自治能力;热心公共事务;有冒险精神;自由独立;有爱国情怀等等。后来他强调“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也是把国民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他总结中国维新变法的历史教训认为:“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见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织梦好,好织梦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所讲的健全人格,应该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和梁氏家教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不然。梁氏家教的不同凡响之处,恰恰在于他把家教视为国民教育之基础。他以为,自己的儿女都应该是人格健全,能为国家自觉承担道德责任的新式国民,而不止是梁家的孝子贤孙,只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一点也不奇怪。在一个新旧社会转型交替的时代,梁启超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兼有东西方两种思想文化的特质。一方面,他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尤为看重国民(公民)资格的养成,以为这是中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得以进步、自强的先决条件;而另一方面,他骨子里还是儒家思想,视家国为一体,既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又很重视家风、家教在造成健全人格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欧战之后,他的思想回归传统,对西方的个人本位和自由放任提出质疑,个人对于国家、民族应该负有的责任,更成为他所期许的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内涵之一。当年他在清华学校演说,就曾把英美的绅士(劲德尔门)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君子教育相提并论,以为无论中西,都“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他还寄语清华学子,要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作为人生之目标,“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那便是国家之大幸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梁启超的一贯看法,他始终认为,“教育之事,为国家前途所托命”,学校教育如是,家庭教育亦如是,没有例外。而且,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先声呢?明乎此,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从梁启超到梁思成辈,再到梁从诫辈,何以梁氏一门几代人都能把家国情怀作为君子以道自任的情感归宿。抗战期间,为救病中的梁思永和林徽因,傅斯年写信给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骅,称赞梁启超“于中国新教育及青年爱国思想上大有影响启明之作用”,并说道:“其长子、次子,皆爱国向学之士,与其他之家风不同。”傅斯年不是梁启超的同道和门生,但他的这番话却一语中的,道出了梁氏家风与家教的核心价值。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然而,要谈梁氏的家风与家教,不能不从梁启超的早期教育谈起。至少有三个至亲的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他的祖父,二是他的父亲,还有一位是他的母亲。他们在教育梁启超及其他后辈子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梁氏的家风与家教。

织梦好,好织梦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氏,1873223日(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生于新会之熊子乡茶坑村。梁启超出生时,梁氏一族迁居此地已有二百四五十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的高祖、曾祖一直都以农耕为业,是中国乡村中最常见的普通农民,地位、财富、学识都是微不足道的。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始肆志于学”,一边种地,一边攻读诗书,终于考取了“生员”,俗称秀才,才使得梁家跻身于绅士阶层,成为当地受人尊敬的乡绅。

本文来自织梦

       这是梁氏家风与家教的起点,或曰底色。梁启超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多次提到他们是“寒士家风”,有其“家门本色”,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在这里,梁启超的祖父为梁氏家风与家教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当时的中国乡村,除了科举,没有别的教育,私塾、家塾之外,也没有其他学校。多年以后,梁启超谈及他所看到的国民教育,还是一派放任自流的景象。官宦世家就不必说了,像梁家这种清贫的小康之家,也只有科举求仕、读书做官这一条路。这是他们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提升其社会地位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自织梦

       梁启超的祖父,名维清,字延后,号镜泉先生,他也许不是茶坑梁氏家族第一个走上这条路的人,却是第一个考取功名的人,尽管这功名不算高,却足以让他以“寒士”身份来设想自己家族的未来。他并无学术专长,也没有著述流传于世,不过就是个秀才,“援例捐作附贡生”,才得到“教谕”一职,管理一县的文教事业。这是一个比七品芝麻官还低一级的八品小官,却是他一生仕途所达到的顶峰。所以,他很想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有一些作为,也就是梁启超所称誉于祖父的“以宋明儒义理名节之教贻后昆”。 copyright dedecms

       关于“宋明儒义理名节之教”,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里先说他是如何“贻后昆”的。他有过三个儿子,长子、次子先后病故,小儿子梁宝瑛即梁启超的父亲,就成了他的唯一希望。按照族里规定,考取功名的人都能得到一份用家族“公尝”(即公田收入)奖励的“封包”。他先用这笔钱买了十几亩田,另有十几亩是祖辈留下的,加在一起就有了二十余亩。有了这个基础,可以衣食无忧了,他便辞去县里“教谕”一职,回乡过上了“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的生活。他购置了一些经史类图书,又在自家屋后空地上建起一间小书斋,取名“留馀”,专为课子读书之用。但梁宝瑛的仕途并不顺利,屡试不第,连秀才都没考中。三十岁后,由于父亲经常生病,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他便放弃了登科及第的梦想,回到乡里,一边耕种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六七亩田,一边在乡里教授私塾。这样,既能侍奉生病的父亲,又能督责子侄的学业,可谓一举两得。 织梦好,好织梦

       梁启超是梁宝瑛的长子。他的到来,在梁维清的心里唤起了新的希望。他曾回忆幼年时代:“王父及见之孙八人,而爱余尤甚。”在梁维清生前所见的八个孙儿中,梁启超是祖父最为喜爱的。在这个孙子身上,梁维清确实倾注了大量心血。根据现有材料我们知道,梁启超四五岁开始读书,便由祖父悉心指导。他提到祖父当时曾经教他读过两部书,一部是《四书》,另一部是《诗经》。

内容来自dedecms

       这应该也是梁氏家风与家教形成的关键。既然科举仕进之路是每个学子的必由之路,那么,作为科举考试所规定的必读书,梁维清选择《四书》为梁启超发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史略、五经卒业”,至此,对梁启超来说,“四书五经”的基础教育已经完成。他八岁开始学作文章,九岁能缀千言,尽管只是八股而已,他仍以专心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因为,“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他的努力没有付诸流水,年不满十岁,他随叔伯兄长一起赴省城参加童子试;年十二岁,便考取了秀才,补博士弟子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梁维清对于梁启超,除了教他读圣贤书,也很重视言传身教。至少在六岁以前,他都和祖父生活在一起。白天,他跟着祖父一起读书、玩耍;夜里,和祖父同床而眠,听祖父讲古代英雄豪杰、名士硕儒的故事。梁维清很善于利用身边的历史遗迹、人文环境、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给孙儿讲述那些沉痛的往事。梁家居住的茶坑村,离南宋王朝最终覆灭的崖山不远,这里曾经上演过全体臣民在外侮面前绝不屈服、舍身取义的悲壮一幕。后来有人在此建起一座慈元殿,奉祀帝后和死节的臣民。明朝成化年间,为了纪念抗元牺牲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忠臣,又在这里建起一座大忠祠。此外还有忠义坛、全节庙,都是为表彰宋元之际死难的忠义、节烈之士而建的。梁家的祖墓就在崖山,每逢清明节,梁维清带领儿孙扫墓祭祖,总要从这里经过,此时他便声情并茂地把这里发生过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久而久之,忧国忧民的种子就在梁启超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copyright dedecms

       茶坑村有一座北帝庙,庙里珍藏着四十八幅水粉工笔古画,据说是明末清初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所绘,每幅画绘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或孝子的故事,共有二十四位忠臣,二十四个孝子。这些画平时是藏而不露的,只有每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才悬挂出来,供人观赏。这时,梁维清就领着儿孙到庙里来观看,并指点着每一幅画,讲故事给他们听。每个月的农历初一,他还要带着儿孙到附近的祠堂、寺庙中瞻仰、祭拜。遇到家族里先人的忌日,他则素食,不饮酒,不食肉。他是个极普通的乡绅,他的功名顶多就是个秀才,他当然读过一些书,包括参加科考不得不读的《四书》,但是,他的家风、家教主要的并不来自儒家的书本,而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和感受,以及当地民风民俗、文物遗存所构成的人文环境给予他的影响,还有就是流行于民间的社会主导思想和伦理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浸染。这些最终构成了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他的言传身教,他的人品情操,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梁启超说他“勤俭朴实,其行己也密,忠厚仁慈,其待人也周,其治家也严,而训子也谨,其课诸孙也详而明”。他和祖父一起生活了十九年,他的人格和事业,很多都得益于祖父的教诲和感化。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梁启超的禀赋以及儿童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得自其祖父之处固多,得自其父母之处亦不少。母亲是第一个教他识字的人,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她对梁启超的教育,只有六岁时责打一事。据梁启超回忆,他六岁时,记不得因为什么,说了谎话。母亲发觉后,十分生气,把他叫到卧房,严加盘问。母亲本来是慈祥的,终日含笑,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时却是一副盛怒的样子。她命令梁启超跪在地上,竟“力鞭十数”,同时警告伏在膝下的儿子,如果再说谎,将来只能做盗贼或乞丐。

本文来自织梦

       他的父亲梁宝瑛,字莲涧,人称莲涧先生。虽然不曾博得半点功名,但他退居乡里,教书育人,也深得乡民的爱戴。当年,梁启超从护国前线回到上海,得知父亲已于一个多月前去世,曾怀着悲痛心情写下《哀启》一文,其中讲到,他和几个兄弟、堂兄弟,从小就在父亲执教的私塾中读书,他的学业根底、立身根基,一丝一毫都来自父亲的教诲。在梁启超眼里,父亲是个不苟言笑、中规中矩的人,在孩子们面前,他总是显得十分严肃。作为父亲,他不仅督促儿子刻苦读书,还要求他参加一些田间劳动,言语举止也要谨守礼仪,如果违反了家风、家训,他决不姑息,一定严厉训诫。他对梁启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汝自视乃如常儿乎!”梁启超说,这句话他此生此世一直不敢忘。 dedecms.com

       梁启超称赞他的父亲:“先君子常以为所贵乎学者,淑身与济物而已。淑身之道,在严其格以自绳;济物之道,在随所遇以为施。故生平不苟言笑,跬步必衷於礼,恒情嗜好无大小,一切屏绝,取予之间,一介必谨,自奉至素约,终身未尝改其度。”儿子夸父亲,其间自然有情感在,但我们看他所讲述的梁宝瑛的“德业”,不能不赞许这个人的谦谦君子之风。他处处按照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自己,谨守父亲开创的家风,既在道德上严格自律,注重内在修养,又不忘社会责任,尽力为公众办事,就连梁启超的祖父都以儿子“能治乡事”而感到自豪。有几件事可以证明梁宝瑛“治乡事”的能力和他所遵循的原则。其一是改变村与村、族与族之间的械斗恶习。茶坑村与邻乡东甲村积怨三十年,一直得不到解决,经常发生械斗。起初,东甲人不大看得起茶坑人,以为茶坑穷,又没有获得科举功名的人。梁启超中举之后,闻名乡里,村里有人觉得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梁宝瑛却认为:“此和解之时非报复之时也。”他谦恭地带着儿子专程去拜访与茶坑有宿怨的东甲人,拜谒他们的宗祠,对村中的父老执弟子礼,让东甲人非常感动,多年的积怨、隔阂从此消除,双方成了友好的邻居。这件事甚至影响到本县其他乡,大家都为械斗而感到惭愧,纷纷请梁宝瑛去帮助调解。梁宝瑛亦不辞辛劳,乐此不疲。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新会各乡的械斗之风收敛了许多。就连附近的香山、新宁、开平、恩平、鹤山等县,如果有械斗发生,人们都会说,请茶坑的梁太公来调解吧。梁宝瑛则不问寒暑,不避风雨,自带干粮前去解救。所以,后来的几十年,“此数县械斗之风稍息”。 本文来自织梦

       其二是治赌。当初,村里有很多人嗜赌成瘾,常在野外丛林中设密室,或在港湾河曲之处泊船,聚众赌博,风雨无阻。梁宝瑛则冒着风雨,踏着泥泞,追踪赌徒,晓以利害,甚至哭着劝说他们。寒夜的风霜雨露让他落下一身疾病,却也感化了许多人,他们洗心革面,几个村子竞相戒赌。后来,广东省的官员为了发展经济,鼓励赌博,只有茶坑是一片净土。因为,在他的管理下,赌具根本进不了茶坑。

本文来自织梦

       其三是清盗。他认为“赌为盗源”,现在茶坑既绝了赌,也就为清盗创造了条件。自办理乡政以来,他还组织村民成立了民团,以防止盗匪的侵扰。这些年来,不仅茶坑村没有发生过盗案,外面的强盗也不敢来此骚扰。所以,清乡的军吏这么些年都没有在茶坑留下过足迹。 copyright dedecms

       这些都是梁宝瑛的“德业”。梁启超为此大为感叹:“孔子称仁者安仁,呜呼,吾先君子几近之矣。”他甚至设想,以他父亲治理一个乡的经验,扩而充之,管理一个国家,又如何呢?这倒不是梁启超狂妄,无论如何,在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中,原本就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而治一乡与治一国,在儒家看来,也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如果说,梁宝瑛在治理乡政中体现了儒家“仁”的传统,那么,他的“齐家”则标榜“孝”的传统。梁启超讲了这样几件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其一,梁启超的祖父晚年多病,作为儿子,梁宝瑛在病床前侍奉父亲近二十年。梁维清去世时七十四岁,他的大儿子先他四十年去世,二儿子也先他十六年去世。他自六十五岁以后更是卧床不起,全靠梁启超的父母日夜侍奉在身边。梁启超的母亲去世之后,最后几年,就是父亲一人承担了侍奉祖父的责任,吃喝拉撒都是他一个人打理,甚至不让其他子侄帮手;其二,对于两位寡嫂,他也谨遵儒家的教诲,恭恭敬敬地侍奉到老。大嫂的儿子,他视如亲子,培养成才;而侄子英年早逝,留下三个孩子,长子次子又相继死去,大嫂的眼睛亦不幸失明,为了能安慰寡嫂,排遣她的寂寞,他一直不肯离开家乡。他有同胞兄妹六人,只有三妹与他活了下来,而三妹丈亦不幸早逝,“故数十年兄妹相依为命,浃旬不见,则结轖不能自解”。父亲的“孝友睦慈”让梁启超赞叹不已,认为“其庸德实为人所莫能及”。和父亲相比,他痛责自己对“垂老之亲,生不克养,病不克侍,丧不克亲”,是“人伦道尽,何以自容”。由此我们看到,梁氏家风与家教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其内在动力,就在于长辈的道德自省和自律。从梁维清到梁宝瑛夫妇,再到梁启超,都是儒家传统道德的忠实践行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子孙。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梁家几代人践行儒家道德,教育子孙,有一个侧重点,即前面提到的“宋明义理名节之教”,这是梁氏家风与家教的根基。梁家所在的新会,地处岭南,当时,清代学术以乾嘉汉学为主流,重镇在吴、皖两地,岭南偏于一隅,反而影响甚微。直到阮元任两广总督,创办学海堂,陆续才有陈澧(东塾)和朱次琦(九江)出现。然而,他们不像中原正统学者那样,自固壁垒,将宋明理学置于不议不论之列,专精于训诂考据,而是把“宋明义理名节之教”看得很重,主张“发先圣大道之本,举修己爱人之义,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在学术上,他们“大旨皆归于沟通汉宋”;在精神上,则相信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都能狷洁自好,并且以经世致用来纠正“为学术而学术”的偏颇。

内容来自dedecms

       诚然,清代学术史上的汉宋之争,对梁家父子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能以“宋明义理名节之教”教育后辈子孙,其实是另有其渊源。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明代与王守仁(阳明)齐名的儒学大师陈献章(白沙)。他是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他的思想和治学精神深受宋代理学影响,尤其是陆九渊(象山)的“心学”,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主张教育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自身的角度说,在于认识天命,激励节操,积极把握个人命运;从外部角度言之,就在于要将自己所学尽力服务于社会,报效于国家,所谓“内圣外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他的后半生在家乡授徒讲学,过着隐居生活,曾有诗曰“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就是这种生活的写照。他固然没有王阳明那样显赫的名声,但弟子众多,尤其是新会及广东人士,多从其学,时人以新会学派称之。他去世后,新会建起了白沙祠、陈白沙读书处等场所纪念他,祀奉的香火长久以来从未间断过。明万历十三年(1585),朝廷规定以陈白沙从祀孔子庙,把他作为圣人来推崇,更强化了他在文人士子乃至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虽说明末清初之大学者无不以宋明理学为儒学之反动,尤其是陆王“心学”,更是空疏无用的同义语。但在岭南,陈白沙却依然受到乡人的尊崇,他的思想依然滋养着这里的学风和民风。清道、咸以降,以提倡一个“实”字而兴盛的清代学术主流,却也因终日“纷纭于不可究诘之名物制度”,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其为空也,与言心言性者相去几何”?而咸、同年间的社会动乱,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列强的入侵,终让一些先知先觉者意识到大乱将至,于是追根寻源,归咎于学者学非所用,或只知功名利禄,科举以求仕进;或闭户读书,钻故纸堆,不知天下大事。所以,他们要将知识分子,即学人士大夫请出书斋,承担起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宋明义理名节之教”遂成为造就至圣人格的必修课。这在岭南知识界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朱九江到康有为,再到梁启超,都有一种培养“圣人”的向往和冲动。此后,梁启超还将这种精英教育理念融入梁氏家风与家教之中。 dedecms.com

       陈白沙对梁启超的祖父、父亲也是有影响的,只不过,这种影响并不直接来自师承或书本。作为生活在新会的下层乡绅,他们推崇家乡的这位先贤,而他的思想和主张,多年来早已渗透在当地的民风乡俗之中,并在梁氏家风与家教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梁家教育子孙,固然离不开“学而优则仕”,离不开科举仕进,但其重点并不在于知识的灌输和功利的诉求,而是强调道德的内省和修养,强调淑身与济物、立志与做人,将“义理”和“名节”视为一个人立身的根本。这是从儒家传统教育中得来的经验:“记曰,少成若性。谓其耳目未杂,习气未入,质地莹洁,受教易易也。故《曲礼》《少仪》《弟子职》等篇,谨其洒扫应对,导以忠信笃敬,大抵熏陶其德性之事,十居八九焉。朱子曰,小学是做人的样子。陆子曰,虽不识一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人而无教,则做人之道,尚不自知,虽谓之非人可矣。”然而,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并不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恰如梁启超所说:“今中国小学未兴,出就外傅以后,其所以为教者,亦既猥陋灭裂,无所取材。若其髫龄嬉戏之时,习安房闼之中,不离阿保之手,耳目之间,所日与为缘者,舍床笫筐箧至猥极琐之事,概乎无所闻见。其上焉者,歆之以得科第,保禄利,诲之以嗣产业,长子孙,斯为至矣。故其长也,心中目中,以为天下之事,更无有大于此者。万方亿室,同病相怜,冥冥之中,遂以酿成今日营私趋利,苟且无耻,固陋蛮野之天下。”

dedecms.com

       在这里,梁启超已经注意到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和不当所带来的危害,他希望能够恢复《礼记》中所记述的上古圣贤的教育理念,并切实贯彻到梁氏家风与家教中。然而,梁家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至今仍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亦不认同,甚至认为流于空疏而失当,还有一点迂腐。一些追求思想自由的当代精英,更把儒家的礼教视为束缚人的精神枷锁,非铲除之而不能自安。有的朋友说,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挑战精神,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也是检验所有教育方向的试金石。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很容易误导教育的方向,使得我们越来越远离教育的终极目标。现在的青少年,从幼教读到大学、硕士、博士,获得了很高的学位,拥有了很多的知识,也不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或批判挑战精神,为什么内心却变成了一片荒原,或者说荒漠化,从而丧失了做人的能力呢?有那么多高学历的人自杀或杀人,又是什么原因呢?对此,人们或归结为现代性所带来的生存意义的丧失,或归结为现代社会生存压力造成的心理失衡。其实,追根溯源,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我们早期教育有不当之处,身不立而心不正,只讲出人头地,只讲功成名就,只讲实现自我,只讲社会竞争。一句话,只讲狼性,不讲人性;只讲做事,不讲做人;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看上去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实际上,是引导他们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回过头来再看梁启超,就会发现,它最终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其原因就在于梁氏家风与家教的有效,给他奠定了做人的坚实基础。 dedecms.com

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是如何树立家风和家教的?(上)|天涯·头条 内容来自dedecms

微信公众号目前添加了公众号置顶功能,欢迎大家开通。具体操作办法:进入天涯杂志微信公众号界面,滑至下方,看到“置顶公众号”选项,开通此功能即可。 copyright dedecms

投稿邮箱:tianyazazhi@126.com 内容来自dedecms

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是如何树立家风和家教的?(上)|天涯·头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5787-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