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扶贫干部的“生意经”:互联网+扶贫

移动版  2017-04-15 13:03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原标题:与邻村结为生意伙伴 果子狸养殖走向规模化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李绍煦(左一)帮丰丹村委会果子狸养殖户冲洗场地。 织梦好,好织梦

没人想到,一个万宁北部山区的小村庄,会使用无人机航拍村庄全貌制作村庄全图,会通过新买回不久的电脑上网,学习中华蜜蜂养殖技术养蜂,会与隔壁村的果子狸合作社签产销合同销售本村养殖的果子狸……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思路和行动的双重转变,离不开万宁市北大镇丰丹村“第一书记”李绍煦,用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在万宁北部山区创造了一系列扶贫精彩故事。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书记”来后村民上网学技术 织梦好,好织梦

    12户贫困户养起蜜蜂 本文来自织梦

2016年12月30日,穿过万宁北部弯曲狭窄的山路,就能见到万宁市北大镇丰丹村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在基地里,养蜂人黄成壮说,“第一书记李绍煦来了后,我们养起了中华蜜蜂,日子一天天变甜了!” copyright dedecms

黄成壮是丰丹村的贫困户之一,而让贫困户思路改变的是一个人,他叫李绍煦。 copyright dedecms

2015年7月21日,海南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处副处长李绍煦到了北大镇丰丹村,兼任万宁市北大镇党委副书记、丰丹村第一书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李绍煦到丰丹村后发现,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信息闭塞让村民缺少脱贫技能,更缺乏脱贫的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

dedecms.com

来到村里的第二个月,李绍煦就联系万宁市电信部门,一条网络光纤拉进了丰丹村,让这个闭塞的山村一下就通上了信息高速公路。随后,李绍煦又联系上级扶贫部门支持的20台电脑发放到村里。

织梦好,好织梦

当丰丹村民们用上了光纤网络刚一个月,他们惊讶地发现,一天,村子上方出现一架航拍无人机在天空盘旋。这是李绍煦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对丰丹村的农业产业布局、农村危房改造点等村情进行的一项调查。 内容来自dedecms

此前,村中一些贫困户种植的槟榔、荔枝等经济作物,因为信息闭塞,在收购时价格被压得很低。在李绍煦的带动下,村里原先的合作社在农村淘宝平台上设立了网店,为这些农作物展开了销路。村民们开始通过自己销售特色农产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同时,李绍煦还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由村“两委”干部讨论,筛选出12名有意愿和有条件的贫困农户饲养中华蜜蜂。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投入2.75万元,先期成立了丰丹村中华蜂饲养场。 本文来自织梦

李绍煦摸着胳膊笑着说,“为了让村民在网上学技术,我们费了不少劲。刚开始指导村民养蜜蜂,可挨了不少蜜蜂蜇呢……”

dedecms.com

    与邻村结为生意伙伴 本文来自织梦

    销售本村养殖的果子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养蜂之外,当地的果子狸养殖、三角梅种植等一系列特色项目,也在李绍煦的协调下,成为了村民脱贫的希望。 本文来自织梦

李绍煦发动丰丹村委会的村民养殖果子狸,先去附近的坚西村考察。他先找到对养殖有经验的老党员黄光武,让他成为养殖果子狸的排头兵。

内容来自dedecms

李绍煦和村干部认准果子狸的商机后,召集8名有意向贫困户进行帮扶果子狸饲养集体谈话,联系现有的果子狸养殖户,商谈饲养殖技术支持,在市镇下拨种苗的基础上,由省政务服务中心追加投入资金1.6万扶持。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我们的果子狸通过与坚西村的合作社合作销售,由他们提供技术扶持,我们和李书记一样,盼望果子狸养殖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期待着乡村农家乐,让各地客人品尝到正宗的六连岭山区美味!”养殖户蔡笃武说。 copyright dedecms

    妙“计”锦囊 dedecms.com

像一些小山村一样,贫困户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外界联系的不够紧密,那就需要转变思路,互联网时代,需要把优势农产品打出去,是为“远攻”。周边村庄、合作社、企业有优秀的种植养殖技术、销售渠道,就要学习,取长补短,是为“近交”。打铁还需本身硬,无论“远攻”还是“近交”,都要把村庄的发展动力增强,乡村经济搞活跃,把本村庄的干部队伍建设好,管理好。

dedecms.com

    专家解“计”

dedecms.com

    万宁扶贫办主任吴亚和: 内容来自dedecms

    贫困户销售农产品

copyright dedecms

    要打开多渠道市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万宁市扶贫办主任吴亚和说,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缺土地,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是万宁市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 dedecms.com

发展乡村经济,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最佳时机,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条心脱贫致富,“地利”问题是脱贫之路上一个很大的阻碍。

copyright dedecms

使用无人机航拍,制作扶贫村庄全图,发动村民通过互联网学习养蜂技术,带大家四处考察,与附近村庄签约代销果子狸,这都是发挥主动性,克服“地利”困难的举措。 内容来自dedecms

作为扶贫干部,就要从实际出发,从全局考虑,敢于突破创新,敢于尝试实践,提高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7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