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万宁:从资源型到产业型的靓丽“变脸”

移动版  2012-10-11 15:33  万宁网  字号:

  万宁之窗最新报道 (记者:某天 王大友)仲秋时节,风和日丽的万宁大地荡漾着一派祥和的开发气氛。从山乡渔村到墟街闹市,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工地上,井架高耸林立,机声轰鸣;一处处热带瓜果基地,赤青黄绿橙蓝紫,翠碧葱葱,生机勃勃,交相辉映,构画出了今日万宁的崭新壮丽容颜。 copyright dedecms

  千年古邑万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山水水无处不充满着迷人的神奇景象,历来都是海南商贾云集,物流繁荣的丰阜之地。党的十六大以来,万宁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实施以重点项目拉动的“一带两区”发展的战略决策,不断推进万宁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型向产业型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整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9.5亿元增长到114.3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44亿元增长到8.22亿元,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内容来自dedecms

  百里黄金海岸的“优美变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恩赐予万宁的独特优势,旖旎多样的景色风光构成万宁引人注目和向往的一道道风景线,衬映着万宁山水田园自然的生态美。以奇石异洞,仙山佛国风光的东山岭享誉“海南第一山”之称,是海南最早的旅游景观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发的兴隆旅游度假区蜚声海内外,为万宁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dedecms.com

  伴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万宁市长达108公里的海岸旅游资源如走出深闺的婷婷少女,引来世人的瞩目。日月湾、石梅湾、南燕湾、神州半岛、春园湾、山钦湾等景区,犹如一串嵌镶在洁白沙滩上的珍珠,闪闪发光,以不可再造的自然风光优势,成为吸引投资开发的一片热土。早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百里黄金海岸就掀起一阵开发热潮。虽然好事多磨,但毕竟翻开了万宁海岸旅游开发史上的新的一页,迈开了从自然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第一步。2003年12月30日,作为当年海南省重点投资项目之一的石梅湾旅游度假项目举行隆重开工仪式。由海南华润石梅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石梅湾旅游度假开发区,把发展目标直指世界级旅游度假胜地,推进万宁百里海岸旅游经济带的开发提档升级。2005年9月7日,万宁市人民政府与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海口签约合作开发神州半岛项目框架协议,投资开发的炫点全省瞩目,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签约仪式。2006年6月29日,神州半岛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凤豪大桥与居民搬迁安置区建设工程同时破土动工,标志着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神州半岛旅游开发区正式动工投建。随后,市委、市政府不断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先后编制了《万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10多个旅游规划,确立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为抓手,实施以海岸旅游带和万城市区、兴隆旅游区为重点的“一带两区”发展战略,不断采取有力举措招商引资,引来一个个重点项目落户万宁,开发万宁,建设万宁。从2007年到2011年,全市重点项目达152个,其中有68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43.63亿元增加到114.32亿元,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49亿元增加到8.22亿元,年均增长40.7%,固定资产投资从14.67亿元增加到92.5亿元,年均增长44.5%,三产业结构从37.7:19.7:42.6调整为28.0:26.2:45.8。在这五年中,全市社会投资累计174亿元,其中华润石梅湾项目累计37.05亿元,神州半岛项目累计75.2亿元,山钦湾项目累计11.24亿元,推进万宁的百里黄金海岸掀起一阵阵旅游开发建设热潮,万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迷人向往,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dedecms.com

  热带田园的“绿色变脸”

本文来自织梦

  万宁的乡村田园一派葱翠碧绿,生机勃勃。山上山下,丘陵平原,一个个槟榔、胡椒、橡胶、荔枝、瓜菜等热带农业生产基地。村连村,片连片,勾画出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绿色经济画卷。

本文来自织梦

  万宁是传统的农业区域,热带农业作物资源非常丰富,且土地肥沃,发展绿色农业商品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近十年来,万宁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立足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农民增收增效主题,组织和引导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力度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在整体上形成了以龙滚、山根、和乐、北大等镇种植菠萝、荔枝等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以万城、礼纪、后安等镇种植瓜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以长丰、三更罗、南桥等镇种植槟榔、胡椒、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的生产基地,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和物产布局,不断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展现出现代农业的光明前景。 dedecms.com

  热带田园的“绿色变脸”,推进万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崭新的风景线、形成全市整体经济中的亮点。瓜菜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经营,“菜篮子”工程渐见成效。经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全市种植反季节瓜菜种类多,质量好,合格率高,成为批量性的商品基地,瓜菜产品走出了市域省域,直销国内外市场,品牌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现已建成名优特新品种的瓜菜生产基地70多个,年种植标准化果蔬生产示范面积达20多万亩,其中黄瓜、苦瓜、豆角、椒类等多个品种的瓜菜产品已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生产,成为具有批量性生产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水果生产异军突起,形成农村绿色产业中的支柱产品之一,全市水果生产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是农业资源变脸中最突出的亮点。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种热带水果种植面积1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已进入收获期,年总产量在10多万吨。菠萝生产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品,以龙滚镇为主产地形成“龙滚菠萝”效应,成为叫响市场的名牌农业产品,目前全市共种植菠萝面积7万多亩。西瓜、荔枝、龙眼等主产品也都已形成规模经营的态势,成为迅速崛起的水果主产品。以槟榔、胡椒、橡胶为主产品的热作生产,已在市山区广大农村形成了一个规模性的绿色生产带。全市种植槟榔达50多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4,年总产量达25万多吨,获得“中国槟榔之乡”和“国家槟榔示范基地”的称号。橡胶种植生产的态势平稳提升,现全市已有橡胶面积近13万亩,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成为农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dedecms.com

  渔业资源的“丰富变脸”

dedecms.com

  1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物产丰饶的内海,是万宁渔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的调整,促使万宁渔业生产发生了巨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后劲充分展现出来。全市利用内海、浅海滩涂开发虾池鱼塘,发展养殖业数万亩,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一批批鲜活的海产品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外大中城市市场,构成万宁独特的海鲜名产的亮丽风景线。

dedecms.com

  为了促使渔业资源向支柱产业转变,万宁坚持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实现捕捞生产上从近海向外海发展,养殖业从内陆向近海开拓,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到精加工转变,开发由单一渔业经济向多元海洋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海洋渔业产生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单纯生产型产业向科学管理型产业转变,从外延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小海、滩涂是我市海水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乐蟹、港北对虾、后安鲻鱼等名、特、优海鲜品种,构成了我市海水养殖业具有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优势。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坚持开发,万宁市海水养殖业的优势不断提升,显示出优势效益。近年来,本市海水养殖业不断地经过调整改革,逐渐进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名牌产业,不断引进新科技、新品种,逐步地向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和标准化养殖为主导,形成了鱼、虾、蟹、贝、藻等全面发展,产品规模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海水养殖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目前全市海水养殖业正在逐渐步入抓好低位虾池改养名、特、优、贵鱼类品种,低位虾池混养或单造改养锯缘青蟹等,着力加大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发展特色鲜明的产品,提高水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我市海产品市场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3811-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