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作为一个自觉能动的主体存在于世界上和主动参与社会 实践的。马克思说人是能动的自然物。”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 性和意识性,调节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种能动的发 展过程。这也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本文来自织梦
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 现实性还取决于儿童发展的需要。儿童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感受 到了自身与成人相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及与社会 要求的差距。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与个体发 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儿童产生了个体发展的需求和渴望,促使儿童 通过自身的活动去满足需求和渴望,从而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 发展的现实。
copyright dedecms
儿童的心理活动没有停在认知上,它在认知的基础上必然要 向意志活动过渡,意志活动(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以及思想、观 点等)的心理品质又对认知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构成个体统一的心理发展机制。而这一内部机制必 须同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才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
正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生来具有 的心理发展机制形成了主观能动性,并产生了发展的渴望。
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中写道:“当儿童试图走路的 时候,他受到一种不可压抑的冲动的驱使。他勇敢无畏,甚至在尝 试中有点莽撞,就像一个真正的士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冲 向胜利。”①“试图行走”是儿童的本能还是儿童的需要?
行走是肢体动物的一种本能,有些肢体动物出生不久即会行 内容来自dedecms
?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中文版,83页,人民教 育出版社,1985。 copyright dedecms
走了——“动物通过本能学会行走”①;但人不是如此——作为一 种潜能,虽然一个正常的人迟早会行走,然而“人是通过个人的主 观努力学会走路的”?。这不仅是因为在生理上,人要等到1岁左 右,双腿的力量才发展到可以行走,还是因为婴儿在生活中看到成 人行走,从而产生了行走的渴望(不妨称之为“冲动”)。在成人的 帮助指导下,婴儿经过自身的努力,终于学会行走,实现了“行走” 这一可能到现实的转变,满足了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渴望,同时,使 他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自信(这种体验和自信对其今后的发展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向成熟又迈进了一步。
内容来自dedecms
蒙台梭利说父母欣喜地看到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儿童的第 —步是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它通常标志着儿童从1岁进入2岁。 学会走路对儿童来说是第二次降生,他从一个不能自助的人变成 一个主动的人。这番努力的成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 一。但在这第一步之后,他们仍然需要经常的实践。取得平衡和 获得稳健的步伐是个人持续努力的结果。”③
“平衡”和“稳健”地行走成了已迈出第一步的幼儿发展的新 的需要,为了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他们还需要经常的实践”④。 儿童正是这样在不断的“渴望——实践——新的渴望——新的实 践”中不断将“可能”变成“现实”,逐步发展,趋向成熟的。
儿童“试图行走”说明了儿童具有发展的潜能,又具有发展的
内容来自dedecms
渴望。这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本质说。
copyright dedecms
马克思把人看做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的、发展着的现实的人。 他从未否定人的自然属性。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 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 关系。”人的发展和对人的教育都不能离开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 律。但是,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他的自然属性,而是他的社 会属性。“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 才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从而被人化,人的自然存在才由一般 的生物性的存在而成为人的现实性的存在,从而与动物的自然属 性和自然存在区别开来。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 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社会。 人离开社会,其作为人的本质也不复存在,和动物一样,只是具有 自然属性的自然存在物。“狼孩”现象则是生动的说明。仅就“狼 孩”的行走而言,“狼孩”本身具有行走的潜能,但由于脱离了人类 社会,生活在狼群中,没有看见人用双腿行走,因而没有产生用双 腿行走的渴望,只是产生了像狼一样用四肢爬行的需要,并学会了 “爬行式”的行走。由于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即使后来回到人 类社会,其“行走”仍与正常人的行走有很大差别(“狼孩”的语言 发展更加困难,印度狼孩卡玛拉虽然活到17岁,但其智力发展也 只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正是由于失去了社会环境,“狼孩” 行走的可能才没有完全转变成现实。
copyright dedecms
可见,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它激发了人的发 展渴望,它赋予人的发展以具体的内容。它是人发展的重要源泉, 本文来自织梦
制约着人发展的水平与进程,决定着人发展的性质与方向。我们 的教育应该正视儿童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发展渴望,努力创造条 件去帮助儿童实现他们的发展渴望,把他们身上潜在的发展可能 变成发展的现实,并进而激发起儿童新的发展渴望。 copyright dedecms
概而言之,赏识教育的儿童观即: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 是发展中的人。
copyright dedecms
儿童是人。儿童作为自然的实体,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作为社 会的实体,是独立的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作为 人的儿童与作为人的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互之间应该是 “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儿童绝不是父 母的依附物,也不是教育者驯服的对象,切不可在“爱”的幌子下 无视儿童作为人的存在,忽视儿童的人格尊严,更不可对他实施体 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发挥他 的主体性。
儿童是儿童。儿童是未成年人,是未成熟的人。其未成熟性 使其渴望得到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宽 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引导他们找到 “我是一个好儿童”、“我能行”的感觉。为此,必须走近儿童,了解 儿童;走进儿童(心灵),理解儿童。要用童眼观察世界,用童心感 悟世界。给儿童无条件的爱和关怀,激励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 信,舒展心态,快乐成长。
内容来自dedecms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遗传素质赋予儿童以发展的巨大潜能, 社会环境激发儿童产生了发展的渴望,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儿童的 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因此,要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现状,接纳每一个儿童的客观存在,承认 差异,因材施教,用赏识的心态期待儿童的发展,鼓励每一个儿童 积极进取,借鉴失误,创造成功。
第二节赏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 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 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 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斯宾塞《教育论》 织梦好,好织梦
任何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总以一定目的设定作为起点和归宿 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 的设想和规定。在20世纪的教育发展中,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观、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在不同的时 期和不同的地区范围内有不同的表现。然而,真实的教育目的存 在于千百万教育过程当事人的教育行为之中。因此我们常把教育 目的在各种教育中的具体化称为教育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4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