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育维尼夫雷特的过程中也时常碰见这样类似 的事。维尼夫雷特经常帮我做一些家务事,也偶尔会自 己做一些额外的事情。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对她表示 鼓励和赞赏,但在方式上和安斯特丽夫人有很大的区别。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有一个星期天,维尼夫雷特趁我不在的时候把屋外 的花园收拾得干干净净。她不仅自己动手除去了花园中 的杂草,还清扫了那些从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并且为花浇 了水。
当我回到家时,看到如此清洁的场面,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只有女儿一个人在家,我断定是她做的。 本文来自织梦
“维尼夫雷特,有人把花园清扫干净了,你知道是谁 做的吗?”
本文来自织梦
“你猜猜看。”
内容来自dedecms
“哦,让我想一想。如果不是仙女做的,那么一定是 你干的。”
copyright dedecms
“当然是我干的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收拾得不错。你是怎么做的?” 本文来自织梦
于是,维尼夫雷特给我讲述了她怎样扫地,怎样清扫 落叶,怎样除杂草,还有怎样用小水桶为花草浇水。 内容来自dedecms
我牵着女儿的手,和她一起走到了花园里。 织梦好,好织梦
“哇,花园真是太漂亮了。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我 们的花园有这么美哪!” 织梦好,好织梦
“真的吗?”女儿兴奋地问我。 dedecms.com
“那当然,我以前还以为我们的花园不好哪,前两天 还在和你爸爸商量是不是把它拆掉。可现在我改变了主 意。”
“是吗?”女儿听我这样说,更加高兴起来,并自豪地 说,“我们的花园是最美的花园,我才不准许有人破坏它 哪!”
copyright dedecms
我拍拍女儿的肩膀说:“当然,我也不许有人破坏 它,这都归功于你今天做的事。说真的,你做的这件事真 是棒极了,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copyright dedecms
“那么,有什么奖励吗?” 本文来自织梦
“吉姆做了好事都有奖励的。他妈妈会给她钱。” “维尼夫雷特,你认为还会有比得到美丽的花园更 好的奖励吗?”
内容来自dedecms
女儿是个非常机灵、非常聪明的孩子,她立刻就懂得 dedecms.com
我这句话的意义,并且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我懂了。
得到美就是最好的奖励。”
本文来自织梦
案例6中的母亲在奖励女儿的额外劳动时,首先是“牵着女 儿的手,和她一起走到花园里”欣赏女儿劳动带来的美丽,接着使 女儿懂得,“得到美就是最好的奖励”。从而帮助女儿从对劳动成 果的欣赏中体会到了劳动成果的美丽和劳动本身的快乐。这种奖 励方式美妙、高尚,其奖励作用容易变成非常持久的儿童的自我激 励。
我们不断地教育孩子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现实、可能的目标与体会鼓舞、激励他们,这 些目标便会显得空洞,缺乏实际的意义。因此,我们应结合儿童的 学习生活实际,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鼓励。鼓励的重点是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 的地位与重要性,找到创造成就的动力,抵制一些物质性的、轻浮 的事物的引诱,以免沉溺其中。 本文来自织梦
在此,不妨重温一下马卡连柯对运用奖励的要求:第一,遵守 尊重与要求统一的原则;第二,谨慎小心,对一味的夸张和表扬加 以限制;第三,奖励儿童的东西(奖品),必须合乎儿童的需要,必 须对他们具有教育意义;第四,灵活运用奖励,严格地按照具体的 情况和不同的儿童运用不同的奖励形式;第五,集体的奖励较个人 的奖励的效果更大;第六,运用奖励应当具有发展的观点。
惩罚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 问题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早期认为惩罚在某种场合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但到了晚年,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他认为正常的教育与惩罚 是无缘的。”其根据之一,就是从他一生的教育实践观察到“学校 里进行的惩罚十有八九是不公平的”。“有时教师自以为是轻微 的惩罚,儿童接受起来都认为是极大的不公平,因而委屈万分”。? 约翰?洛克说我承认,如果我想要支配儿童,奖励与惩罚 是应该采用的。我觉得错误之点是:通常所用的奖惩的方法都是 选择不得当的》”?他还说:“极严酷的惩罚好处很少,不,它在教育 上的害处还很大,并且我也相信,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 成为最好的成人的。”③他把“鞭挞”称之为对于儿童贪便取巧的惩 罚方法,“这是一般教师所知道的或想到的管理儿童的惟一工具, 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 也是一种奴隶方式的脾气”。
别林斯基认为:“有损人类尊严的各种处罚之于儿童,会夺去 儿童精神上的可贵的自由、自重,也会使得儿童的心灵为自卑、恐 惧、隐瞒和狡猾的肮脏之感所腐蚀,在这种饲养的情况下,教育是 徒劳无益的。” 内容来自dedecms
马卡连柯认为,那种以为好教师不采用惩罚手段的见解,是 “教育家”们的见解。他指出:“这样的逻辑,会使得教师无所适 从。”他认为,凡是应用惩罚能有好处的地方,凡是不能使用其他 的方法的地方,教师就应该感到应用惩罚是自己应有的-种职责。 copyright dedecms
“无论哪?个教师,都不应该矫揉造作地说:我是圣人,不使用惩 罚。”他说,“惩罚可以培养出奴隶,但有时也可以培养出很好的人 来,可以培养出自由和自豪的人来。大家注意,在我的实践工作 中,当提出培养人的优良品质和自豪精神的任务时,我就是通过惩 罚来达到这种目的的。”马卡连柯还用巴甫洛夫关于“强化在形成 与巩固暂时神经联系中的巨大意义”的论点来解释惩罚具有一定 的教育作用的原因:惩罚之所以有教育作用,从生理上来讲,乃是 由于儿童表现的那种不良行为所基于的暂时神经联系得不到强化 而趋于消失。
内容来自dedecms
该不该对儿童使用惩罚?笔者还是赞同苏霍姆林斯基晚年的 观点。除了他的理由之外,尚有理由如下:
从长期教育效果来看,惩罚不利于儿童成长。
内容来自dedecms
惩罚在短时期内是有效应的,迫于压力,儿童常常会很快停止 错误的行为,服从师长,但并不能够使儿童真正认识到他们应为自 己的行为负责。惩罚会不会使孩子们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却养成 了害怕承担风险的心理,或者他们所遭遇的后果包括谴责、惭愧和 痛苦,致使他们逐渐丧失自信心? “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 羁的青年,换来了 一个心神沮丧的家伙,他的反乎本性的拘谨状态 是可以取悦于傻子们的,因为傻子们喜欢驯良死板的儿童,这种儿 童既不吵闹,也不会使他们受到任何烦扰。实则这种儿童终生终 世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他的朋友也是得不到舒适 的。”②
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织梦好,好织梦
从表面看,受到惩罚的儿童很快表示屈从,似乎问题就解决 了。事实上,惩罚有可能阻碍儿童内部控制力的生长,破坏儿童自 我教育的能力。惩罚使儿童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儿童考虑 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反 而很少自责了。
惩罚易造成儿童意义障碍。 dedecms.com
惩罚往往使儿童产生与成人的对立情绪,即使明知自己错了, 也会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甚至还会从此一再重 犯类似的错误,使错误固着下来而不易纠正。长期受惩罚的儿童, 容易形成两种性格倾向:充满敌意的反叛性格,充满恐惧的顺从性 格。
内容来自dedecms
惩罚不利于形成亲密友好的亲子、师生关系。 内容来自dedecms
谁都不愿意遭遇惩罚。儿童所受的惩罚大多来自于家长和老 师,惩罚对于建立亲密友好的亲子、师生关系是一个重大伤害。惩 罚虽然能够“立竿见影”地使儿童服从师长的要求,但在双方情感 上留下的不愉快的烙印是长久的。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明确 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可怜我过了 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 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 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孩子,尽管我能够埋葬过去,却 始终埋葬不了我的内疚和悔恨。孩子啊,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 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4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