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开原市莲花镇孤榆村,有一对年过六旬的农民夫妇,近10年来走村屯、进学校、访农家,开设了开原市第一家乡村道德讲堂,热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被亲切地称为“莲花好人”。这对夫妇就是张永和、刘淑华。 织梦好,好织梦
日前,记者来到夫妇二人的道德讲堂。一楼是图书室,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版本的传统文化书籍、光盘。二楼是道德讲堂,有几十张桌子和板凳,估摸可容纳七八十人。
谈到创办道德讲堂的初衷,张永和打开了话匣子:“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富裕了,可一部分人就知道吃喝玩乐,甚至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问题出在哪儿?就出在人们在追逐物质富裕时,忽视了精神充实。”
2007年,张永和夫妇在沈阳的朋友家发现一盘讲传统文化的光碟,看了后很激动:“那些在乡村里迷失的,不就是这些传统的美德和教育吗?”恰好这时候夫妇俩搬进了莲花镇,平时也没事儿,就把这个光碟拿回去,让家乡人也看看,受受教育。
莲花镇地处开原东北部,是两省四县交界处,四周有8个乡镇,辐射面广。“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带人还得带机器。说是骑车,其实是推着。每天6点钟出发,走到村屯有点影响力的农家,找来四邻,大家坐炕头上看光碟。”张永和告诉记者,“走了一段时间,一张光碟不够了,我就买新的,随着光碟和书越来越多,自行车带不动了,我就买了一台二轮摩托车。”
学校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近几年,夫妇二人为33所学校发放《弟子规》6万册,其他传统文化书籍2.2万册,资助贫困学生书包70个,现金1300元,送光碟机50台,请老师讲《弟子规》20余次。
2008年,张永和夫妇走出莲花,到邻县乡镇赶大集,发光碟书籍、送字画。二轮摩托车装不下了,又更换一台电动三轮车。周边4个县,8个乡镇,每一个地方都留下过夫妇二人的足迹。
“2013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镇大集。我和爱人早早起来,开车向50里地外的叶赫驶去。车到半路突然爆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张永和讲,“我和爱人一步一步推车走。三轮车不像两轮车,空车都不好推,何况还装着那么多书。我们走走停停,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集市。”
2011年春,夫妇二人对莲花镇贫困人口进行摸底排查,按照贫困程度编号排队,然后根据物资筹措情况分批发放。四平市叶赫镇老崔家、西丰县明德镇老李家、莲花镇保安村刘兴仁家相继发生火灾,夫妇二人知道后,连忙准备粮食、衣服和被褥,第一时间赶去抚慰和救济。刘兴仁感激地对记者说:“这两口子心眼好,哪儿有困难就到哪儿。”
为了扩大乡村道德讲堂的吸引力,他们利用讲堂前的空场,组建了传统文化志愿者团队和秧歌队,把乡村道德讲堂变成农民朋友的精神乐园。每逢傍晚,安静的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人们在讲堂门前扭起了秧歌,悠扬的唢呐声吹奏出小镇人心里的美好和欢乐。 (记者 毕玉才)
责编:陈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