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贴!心梗救治第一步,大多数中国人都做错了!别让生命倒在去医院的路上!

移动版  2018-03-31 13:0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心梗急救有“救命链条” dedecms.com

我国中青年心梗院前死亡超过8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剧烈胸痛时呼叫救护车可挽救生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保健时报记者 董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危险因素的不断恶化,中国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急剧增加。据推算,到2030年,中国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将增至2300万。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近日,在第67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保健时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进刚,报告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的最新研究结果。其中,研究分析:仅10%左右的心梗患者呼叫急救车就诊。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杨进刚强调,由心肌梗死导致的胸痛往往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胸痛后不要等待,应尽快呼叫救护车。目前国际上普遍推行心肌梗死生存链为:患者发生胸痛、呼叫救护车、院前急救(快速诊断,对猝死患者急救、迅速转运)、医院快速再灌注治疗(溶栓或介入治疗)。据杨进刚介绍,心肌梗死在发病3小时猝死发生率最高,3小时也是救治的黄金机会。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需要提醒的是,中国2/3的胸痛患者在非上班时间(休息日、夜间)发病,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此时千万不要怕麻烦别人,务必尽早求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心梗救治:与其他国家差距大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据了解,急救是心肌梗死患者生存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疗和护理,第一时间到达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并确保早期顺利再灌注。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而中国在急救上,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杨进刚指出,根据国际最新的研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有超过 60%的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急救送往医院,瑞典和新加坡能达到 50%,一些欧洲国家的比例甚至能够达到9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杨进刚介绍,在中国救护车使用率极低,一方面是公众不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救护车的益处,另一方面也有误区,认为胸痛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可以自行就诊。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中国超过 6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中青年(小于 50 岁)因心肌梗死院前死亡,也就是没有到医院就死亡的比例超过 80%。有 10%的患者猝死在从家到医院的路上。”杨进刚说。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农村急性心梗病死率正快速增加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纳入了我国省市县三个等级 107 家医院的25863 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注册研究。其针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诊治以及疗效现状等问题,目的是优化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流程与救治策略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该研究显示,在其中的 18744 名心肌梗死患者中,仅有10.8%通过呼叫救护车就诊,62.8%自行就诊,还有26.5%是从其他医院转诊而来。而自行转运患者从症状发作到被送达医院的时间较启动紧急医疗服务运送到医院时间更长。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在启动急救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有65% 的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53.3%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7%为溶栓治疗),高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自行转运患者(52.1%),自行转运患者中有40.2%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9%为溶栓治疗。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研究还发现,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救护车比例低。杨进刚解释说,这主要是中国的院前急救系统中心没有以区域化为原则,尤其是农村地区院前医疗系统缺乏。而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差,导致了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快速增加,已经超过了城市患者。(见图1)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图1: 2002~2015年城乡地区急性心梗死亡率变化趋势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另外,在家中发病的患者使用救护车的比例也比较低。杨进刚认为,这与在家中发病的患者往往征求家人的意见有关。而为安全起见,在公共场合发病的患者则更多呼叫救护车。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研究还发现,病情较重的患者更倾向于呼叫救护车。而且,使用救护车的比例院内死亡率也高于自行就诊的患者。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持续胸痛:一定要叫“120”送医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许多临床医生用这句话来形容。时间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从患者发病开始,涉及送到医院、医院内检查诊断、实施手术治疗等一系列环节。如果这一过程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将大大提升生存率。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杨进刚说,有研究发现,我国总体上在所有呼叫救护车的患者中,因胸痛呼叫的比例仅占2%,而美国则超过10%,这说明公众在有胸痛时呼叫救护车的意识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发生心梗时,如果措施不正确,如患者自己乘车、步行等,此时身体的活动将加重心脏负担,加大梗死面积,诱发合并症,加速病情进展。临床上,因心肌梗死自行打车去就医,结果在车内死亡的病例并不鲜见。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杨进刚还指出,对于持续或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的患者,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而不是自行就诊。一旦发生意外,救护人员可以现场抢救,并迅速将患者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样可以挽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杨进刚还表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只有加强公众教育和院前救护能力,才能降低发病后患者的死亡率。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有大量的患者在发病后救治延迟,导致失去了再灌注机会。(见图 2)这些人不但死亡率高,而且存活者残留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差,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图2:延误时间越长,救治的获益越小

dedecms.com


dedecms.com

“当然,只有提早预防,避免心梗的发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杨进刚说。 内容来自dedecms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楚超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6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