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农资互助社,致富同相携

移动版  2015-01-31 02:19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关键词: 农资


  5月26日中午12点,太阳照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连绵无边的鱼塘上,照出了这个海边渔港的富足与安宁。该镇发兴村村民陈爱春开始向鱼塘投放饵料,已有数斤重的龙胆石斑鱼纷纷跃出水面争抢食物,听着鱼群“卟嗵”“卟嗵”拍打水面的声音,陈爱春笑容满面地问:“你猜一猜,我这塘里装着多少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0多岁的陈爱春原来在海口开旅游车,工作辛苦,挣钱并不多。2000年,他开始回村跟着和乐镇的我省科技致富能人周先雄养鱼。2007年,在省科技厅支持下,周先雄建起了海南农业科技110和乐水产服务站,为和乐地区的海水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广海水养殖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从青斑、虎斑、芝麻斑、东兴斑到龙胆石斑,在水产服务站的指导下,我养殖的石斑鱼不断更新换代。”已成为养殖大户的陈爱春说,去年周先雄又培育出了“珍珠龙胆石斑鱼”,这种鱼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售价高达75元-78元/斤。在周先雄的带动,陈爱春的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多亩,年产值近600万元,成为和乐镇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dedecms.com

  和乐镇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养殖大户。“100万元年收入,在和乐镇只是中产阶级。”陈爱春说。但先富起来的周先雄及陈爱春们没有忘记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话:“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养殖龙胆石斑鱼是项高投入、回报慢却很丰厚的产业。”周先雄告诉记者,龙胆石斑鱼至少养3年才能上市,一亩鱼塘3年下来累计要投入10多万元。由于生产周期长,不少养殖户在生产中容易出现资金跟不上的情况,一旦资金链断了,养殖户的投入就失去了回报。鉴于此,去年7月,周先雄、陈爱春、苏辉亮等部分养殖大户发起倡议,把自己多余的资金集中起来,成立了和港农村资金互助社。“有41名社员入股,总股本230万元。”互助社理事长周先雄介绍,互助社像真正的银行一样,可以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有了互助社,想发展生产却没有资金的农民就能及时得到帮助,而我们富余的资金也有了更好更有意义的用处。” dedecms.com

  和港互助社自去年7月1日开业以来,已为社员贷款215万元,帮助许多养殖户渡过了资金难关。“我们的贷款放到哪里,科技服务就跟到哪里,指导村民科学养殖,共同创造品牌。”周先雄说。和港互助社也得到了养殖户的信任,不断有养殖户申请加入,把钱存入互助社。目前,互助社的各项资产余额已达490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像和港这样的互助社,我省农业科技110系统还有一家,就是成立于三亚崖城的众树农村资金互助社。 “209户社员入股,总股本360万元。”众树互助社的理事长刘庆鸳,既是农业科技110崖城服务站的负责人,也是我省农村科技致富能人之一,她依靠农业科技先富起来了,还创办了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从事冬季瓜菜的生产、收购与运销。她告诉记者,三亚瓜菜生产季节性很强,每年8月-12月,都是农民使用生产资金高峰期。“从去年6月28日至今,已放贷254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互助社的社员,都是一个地区的农民,大家知根知底,所以,发放的贷款都能及时收回,而且大部分人是提前还贷的。”刘庆鸳说,互助社放出每笔贷款后,都会详细了解农民借贷的用途、贷款的流向,根据这些信息,当地的农技 110服务站就会派出技术人员点对点地指导农民生产。

织梦好,好织梦

  5月25日下午,记者在众树互助社采访时,正遇上该镇城东村村民陈土翠前来办理贷款。

本文来自织梦

  “去年我贷款2万元,种了10亩茄子和豆角,赚了6万多元,提前还了贷款。”陈土翠说,从互助社贷到款后,科技110崖城服务站就派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他们每隔几天就会到瓜菜地里来察看生产情况,出现问题立即帮助解决。现在种菜,既不用担心技术又不用担心资金,又轻松又有底气。今年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到20亩,现在来贷2万元,提前做好资金准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业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有效结合,为想致富的弱势农户提供了双重保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圣俊说,农业科技110是我省经营多年叫响全国的农业科技服务品牌,有覆盖全省农村的服务网络,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省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互助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王圣俊说,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需要一个载体,而科技110服务站就为互助社提供了经营场地、服务对象、服务平台,两者的经营虽是分开的,但服务却是一体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让松散的农户凝聚成一个紧密团体,利用农民自身力量解决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让先富起来的人发挥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织梦

(范南虹,陈建文)
本文来自织梦

(作者:范南虹,陈建文     责任编辑:李志)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680-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