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一个叫都拉特别克的汉族铁路人

移动版  2015-02-01 10:43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苏古尔线路车间到了。”隆冬时节,汽车在颠簸蜿蜒的山路上转了四五个小时,终于看见高高的铁路桥墩了。

copyright dedecms

放眼望去,除了车间那个小院,四周全是大山。在蓝天的映衬下,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马蹄声划破了宁静,一队哈萨克族牧民骑着马跑到车间门前,高喊:“都拉特·别克!”院子里,一个穿黄色作业服的高瘦汉族男子满脸笑意地向牧民们挥手应答——他叫薛华,乌鲁木齐铁路局职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个叫“都拉特·别克”的汉族铁路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薛华(左)在牧民家里受到热情接待。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织梦好,好织梦

“都拉特·别克”的由来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哈萨克语里,“别克”是部落首领、拥有权威的意思,“都拉特”则是哈萨克族一个最大部落的名字。只有最具权威、最受人尊敬的人才可以使用“都拉特·别克”这个名字。

copyright dedecms

2009年11月,北疆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精伊霍铁路开通运营,苏古尔线路车间于当年11月18日成立,薛华被任命为车间主任。这个车间位于天山深处,管辖线路接壤精河和伊宁,全长104公里,隧道共计33座,最典型的北天山隧道全长13.6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来工作前,薛华认真了解了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想在工作中能很快沟通,尊重他们”。

本文来自织梦

走访牧民家时,薛华发现很多八九岁的小孩在身边跑来跑去。孩子为什么不上学?问了村长他才知道,苏古尔是个牧场,孩子上学要翻越天山去尼勒克县。因为路途遥远,一些人家就等孩子长到十几岁才上学。

内容来自dedecms

薛华马上向领导请示,准备用每天接送职工上下班的轨道车送孩子们上学。领导同意后,他一户一户地走访牧民,统计需要上学的孩子。周一送孩子去尼勒克县上学,周五下午接回,这一额外工作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未间断。

织梦好,好织梦

因为这辆“校车”,薛华成了牧民眼中的大贵人。每逢婚礼、节日,牧民都热情地邀请薛华和车间职工参加。“就连我爱人和小孩儿来这里,他们都来请,爱人说她很感动。” 本文来自织梦

2013年3月,薛华又一次受邀参加当地牧民的婚礼。婚礼结束时,主人送来的礼物吓了他一跳,因为礼物是十几只大大小小的羊。薛华急忙推辞,这么重的礼物怎么能收,主人有些无奈地说:“朋友,请拿走吧,我们过几天就要转到夏牧场了,这些羊根本翻不过天山,不如留给你们。” dedecms.com

每年三四月,牧民会把牛羊从苏古尔赶往伊宁转场,翻天山要三天三夜,一些身体虚弱的牲畜因而死亡。薛华赶忙制止了正在驱赶羊群的主人,拍着胸脯说:“你放心,这事我帮你,羊你先留着,我保证它们在去新草场前不会死。”

copyright dedecms

薛华立即请示了领导,打开北天山隧道旁的辅洞,组织车间职工护送牧民通过。仅半天时间就穿过了天山,没有一只牛羊死伤。70多岁的铁木儿·别克大叔含着眼泪拉着薛华的手:“我在这里生活50多年了,每年转场都看见成片的牛羊死去,再心疼也没有办法。你们铁路好呀,这么一座山半天就通过了。你们铁路人好呀,诚心诚意帮助我们。你这个人好呀,你是我们的别克,是苏古尔的别克,是都拉特·别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群众打开过天山的通道

dedecms.com

铁路两侧安装了防护栅栏,拦住了苏古尔附近三个牧民村放牧的道路。一些牧民为了方便,就想办法拆开防护栅栏,直接通过铁路,造成铁路安全运输隐患,双方时常发生矛盾。 本文来自织梦

薛华明白,牧民的生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简单粗暴制止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他请车间的少数民族职工翻译,连夜印制了500张哈萨克语的铁路安全知识,逐户送到牧民家中,可是没有任何效果。正当他发愁时,一位维吾尔族职工的话让他醍醐灌顶:“这些牧民很多连大山都没出过,字都认不全,怎么可能有效果?”

copyright dedecms

薛华很快改变了方法,让几名哈萨克族职工带领,拜访牧民村的村长,利用牧民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学习铁路安全知识。为了让牧民更加容易接受,他将安全知识编成诙谐幽默的故事,讲给牧民听。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