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影子银行负面影响有限 金融体系风险可控

移动版  2015-02-05 10:28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姚毅婧):2月3日,奥纬咨询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影子银行分析报告”,认为影子银行并非像某些观点认为的那样规模庞大、危机四伏。报告认为,影子银行从规模及不良贷款角度看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有限,中国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产生大规模信贷危机的机率不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影子银行中不良贷款具有传染蔓延效应,因此监管层应该防范不良贷款出现升级扩大。 织梦好,好织梦

据了解,这份名为《剖析中国影子银行:风险评估及政策应对》的报告是奥纬联合全球智库经纬国际经济研究院所共同调研发布的。报告认为,影子银行的规模及不良贷款率,实际经过测算后,较市场普遍认为的数字低,对金融体系的总体负面影响有限。 内容来自dedecms

当然随着经济放缓,如何避免影子银行负面影响的传导是一个亟需监管层注意的核心问题。奥纬合伙人、公司和机构银行业务(CIB)及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WAM)全球负责人艾宏德(Christian A. Edelmann)认为,“当下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与影子银行规模膨胀问题相互叠加,这一现实挑战为决策者应对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及确保金融系统体系的全局性解决方案带来了机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报告里也向中国金融监管层建议,应该在监管层面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以规避影子银行的风险。比如通过重新设计监管框架来消除监管套利活动;在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影子银行活动间建立信贷“防火墙”;明确银行信贷债务以避免无合同限制风险通过“刚性兑付”向银行蔓延;增加非银行借贷的透明度等。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一些悲观的看法,比如经济下行情况下高负债及信贷泡沫将导致危机,并可能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对此,报告中的看法有所不同。报告分析认为,在国家层面相比美国,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固。即使计入了全部毛负债,不论从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净资产都是正值。

“其中,中国的国家主权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达7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84%。在企业层面,一些机构或专家担心中国快速增长的企业负债率,同时却忽略了企业的高存款率。在个人层面,中国家庭负债率低,不易产生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同时对于全球其他各国而言,中国是净债权国,因此中国境内潜在债务问题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直接系统性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艾宏德表示。

报告显示,中国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正在改变。未来影子银行的发展将主要向互联网金融、新型银行和资本市场创新转变。其中中国互联网金融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这对于中国本土及国际金融企业都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及发展的领域。

该报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为,商业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业务。同时在估算规模的方法上排除了重复统计部分。奥纬合伙人、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盛海诺表示:"据估算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大约在31万亿人民币,低于目前普遍认为的40至60万亿规模。"不良贷款率据估算在10.0%(中性情景)至23.9%(“灾难性”情景)。其中仅22%至44%的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会“转移”到商业银行体系,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最多提高约1.8%(中性情景)至4.3%(“灾难性”情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