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 立行立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②

移动版  2018-06-01 07:5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 本报评论员

  某种程度上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准、越快,扶贫成效就会越实、越好。

本文来自织梦

  春秋时,蔡桓公体内有疾,扁鹊及时提醒,“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蔡桓公不予理睬。居十日,扁鹊复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依然不予理睬。再过十日,扁鹊复见,“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依然不应。随后,扁鹊其人已找不到,蔡桓公不久因病而终。这则故事对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颇具借鉴意义。脱贫攻坚必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立行立改,万不可讳疾忌医,养痈遗患,酿成更严重后果。 本文来自织梦

  直面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整天坐在办公室,发现不了问题;光读文件、报告,也难发现问题;身不进村、脚不沾泥,很难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发现问题,必须扑下身子、沉入一线,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知。当前,我们的扶贫工作问题不少,如识别帮扶不精准、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内生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必须及时解决。而具体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问题往往又不一样,需要扶贫干部下大功夫,因地制宜找准症结所在。

dedecms.com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要敢于正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扶贫过程中,倘若我们心存畏难情绪、投机心态,看到问题就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能推就推,能躲则躲,那么,我们何时才能完成全面脱贫这一重大任务,又如何才能兑现“不落下一个百姓”的庄严承诺?掩盖问题、回避问题,非但于脱贫无益,到头来,还会因为扶贫不力、进展缓慢、影响工作大局而被约谈、问责,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怎么办?唯有紧盯问题,不解决不罢休!

织梦好,好织梦

  直面问题靠勇气,解决问题靠能力。要想拔掉“穷根子”,就得开对“药方子”。面对扶贫问题,如果只是关起门来搞调研,乱拍脑袋,空喊口号,其结果只能是高射炮打蚊子,大而无当,徒劳无功。扶贫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一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现场去调研,实地去分析,既要积极主动向人学,又要因地制宜找症结,举一反三,认真研究,用务实管用的举措把问题解决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当然,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成为工作总结时的自我表功。而要多问问群众的感受,让群众来评价。问题、困难有没有解决,日子有没有越过越好,要与群众一起算账。如果群众不满意,有怨言,那就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如果群众满意了,说明我们的扶贫工作有了起色、成效。问题解决了,群众认可了,我们又何惧别人挑毛病,又何惧各类扶贫检查?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8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