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聚焦】不敢相信!海南这个村曾经的“荒地”现在被夸美得像草原!怎么回事→

移动版  2018-06-11 11:11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从“不想种”到“不够种”…… dedecms.com

从一片“荒地”到一片“良田”…… 本文来自织梦

海南这两个传统村庄培土生金,

织梦好,好织梦

这些曾经的“荒地”现在被夸美得像草原, 本文来自织梦

土地年租金翻了一番! 织梦好,好织梦

到底怎么回事?

本文来自织梦

看看海报集团融媒工作室深读吧~ copyright dedecms

↓↓↓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6月8日出版的《海南日报》A05版深读版面图↑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以下为报道原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地好种了!”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村民符学先发现,自家那15亩地变得好种了,之前亩产五六百斤水稻的田地,去年竟翻了一番,亩产收获上千斤。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地好租了!”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乌烈村村民张喜政发现,自家那5亩地变得好租了,之前年租金300元一亩的田地,去年竟翻了一番,年租金涨到600元一亩。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地好种了,也好租了,因为“良田”多了——2013年以来,我省共实施建设土地整治项目216个,建设规模103.1万亩,投资31亿元,新增耕地4.7万亩。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土地整治,整什么?治什么?整荒地洼地、整田间道路、整灌水排水,治耕地质量、治生产条件、治生态环境。近年来,我省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农村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并以此为支点撬动我省现代化农业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融媒·延伸》》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点击下图看创意H5↓

dedecms.com


dedecms.com

从“不想种”到“不够种”

本文来自织梦

土地整治项目建成后,还带动了旅游项目,游客都说这片田地很美,像草原,像景区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清明过后,临高县南宝镇群合田洋“收”起了“红彤彤”的辣椒,“换”上了绿油油的水稻。5月30日,烈日当空,符学先戴着草帽在自家地里来回走动,时而俯身看看水稻,时而蹲下拔拔杂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远处,一位村民开着农用三轮车驶过,看见了稻田中的“草帽”,认出是符学先,便大声喊道:“又来看水稻啦?”符学先转过身,笑着朝村民挥了下手,目光从田里转到了路上,随后他抬起下巴示意旁边的路,给记者讲道:“你看现在这路,开车过都没问题,想想以前啊,这片田地只有一条土路,晴天勉强还能走,雨天脚都拔不出来,到收成时得背着五六十斤的辣椒走四五百米,搬到大路上才能用车运走拉出去卖。”回想起以前的生产条件和耕作情景,符学先直摇头。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土地整治后,小田成大田,农民耕种管理更方便。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dedecms.com


dedecms.com

“说实话,过去种地真是越种越不想种,不只路不好,灌水、排水也不好。别看原先我家有11块地,总面积15亩,但是这一块那一块零落分散,太难管理了。”符学先的目光又回到脚下的田里,笑着说,“现在我的地,总面积15亩没变,但从11块变成2块,一块7亩、一块8亩,但是田地质量更好了,道路又多又宽,灌水、排水也通畅了,去年水稻和冬季瓜菜的收成都翻了一番。现在种地啊,是越种越觉得不够种!”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后还会更好种,我们下一步将继续改善排灌沟。”对于松梅村以前的田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临高县南宝镇镇长许高逢也是知情的“过来人”。“以前村民的耕作地块比较零散,导致耕作与管理不便,且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许高逢说,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将原有错综复杂的田埂,和多条弯弯曲曲的排灌沟,以及一些荒地等,全面平整为有效的耕地,同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耕地统一规整化,通过合理互换并地,由过去分散的田块变为规整连片的田地,改善了南宝镇4个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增强了村民耕作生产的积极性。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地块平整工程2067.57亩、灌渠126条、排沟143条、道路88条,农桥、下田坡道等3383宗配套建筑物……在临高县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主任王林烨的笔记本上,关于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投资效益一目了然: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耕地216.21亩,旱地改造为水田1670.56亩,水田等别为6等,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982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10400亩;项目年净增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受益人口6090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村里每户村民的每块田地都通田间路,都有排灌沟,还有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纷纷回来种地。”更让许高逢充满干劲的是,现在这片“新田地”,不仅村民觉得“看不够”,连游客也觉得“看不够”。“游客都说我们这片田地很美,像草原,像景区。”许高逢说,土地整治项目建成后,带动了该区域的旅游项目,接下来该镇将结合“土地整治+共享农庄”“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从一片“荒地”到一片“良田” 内容来自dedecms

通过改变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酸度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和符学先一样,张喜政每天都要去田里,不过他不是去种地,而是去打工。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家里5亩地面积小,不好种,加上原来的土地质量不好,沙土多、又缺水,自己种都是有种无收,租也租不出去。”5月30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乌烈村耕地开垦项目区内,张喜政手扶着草帽,一边走一边指着斜坡上一块绿油油的田地说:“看,就在那里,现在田地租给公司种毛豆,年租金600元一亩,打工的话每天还有100多元,收入比以前多多了!”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整治前的乌烈村“荒地”。(省国土资源厅供图)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乌烈村的地以残次林地、废弃园地、坡地荒地居多,耕地土壤沙化严重、保水保肥条件差。“村民自己种不好种,一般都是租给公司种地瓜等,以前最低有过50元一亩,现在基本上都是六七百元一亩,有些租用于种植西瓜、菠萝、南繁育制种的地,年租金1500元一亩。”在乌烈镇常务副镇长孙如洪身旁,正是一块前两天刚收割完的南繁育制种田。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为了提高乌烈村耕地开垦项目的耕作条件,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借助省农垦科学院力量,通过对项目区新增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客土掺和及添加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有效措施,使项目区内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恢复,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等别提高,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如果把乌烈村原来的土壤肥力比作小学生或初中生水平的话,那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土壤肥力至少是大专生或以上水平了。”自项目立项至验收完成,全程参与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的省农垦科学院曹启民博士解释道,“针对乌烈村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工作,主要是通过采取改变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酸度等措施后,使得土壤肥力提高,也就实现了从一片‘荒地’到一片‘良田’的转变。”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从一片“荒地”到一片“良田”,还需要完成土地平整2146.89亩,抽水管道、斗渠、农渠共35条总长17739米,一级和二级田间道共18条总长18185米等。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主任李文高说,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实际新增耕地2273.70亩(其中水田2151.05亩,旱地122.65亩)。同时,排灌系统、田间道路、生产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集约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刚刚收割完的南繁育制种田似乎还有稻香萦绕,孙如洪仍难以忘怀“那六七十厘米高的水稻在田里随风摇曳的景象”。“以土地整治为契机,下一步,我们计划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孙如洪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从“租不出”到“不愁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土地年租金翻了一番,仍有许多公司想租地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荒地”变“良田”,这“田”既是村民们的“小康田”,也是贫困户的“脱贫田”。“以前有地也不好种,包括贫困户在内,有不少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乌烈村党支部副书记钟才拥说,“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田地,村民们和贫困户租给公司种植,获得的年租金比以前多,给公司打工,负责看管田地还能拿工资,‘双份收入’让贫困户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充满希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从“租不出”到“不愁租”,张喜政调整了一下草帽,笑道:“土地年租金翻了一番,现在还有许多公司来问有没有地可租,不过就算有地,我也不想租了,想试着自己种。”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种种变化都源于土地整治,而因土地整治获益的不只有符学先和张喜政,也不只有松梅村和乌烈村。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工作,通过修建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等工程,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的现代化农业新格局,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田产出效益,促进耕地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项目区经实施土地整治后,灌溉保证率、道路通达度均达到90%以上,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别,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0公斤。此外,项目还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美化村庄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治办主任陈孝义说。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2013年以来,通过土地整治,我省建成高标准农田75.29万亩,将原有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良田,初步形成“土地整治+农业产业化”“土地整治+农业现代化”“土地整治+美丽乡村”等建设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与此同时,我省通过土地整治加大耕地开垦力度,新增耕地4.7万亩,有力支持环岛高铁、博鳌机场、田字型高速公路、昌江核电、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有效破解用地供需矛盾。截至2017年底,我省已连续19年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后续管护仍需重视

dedecms.com

进一步优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理念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土地整治,“培土生金”。“海南的土地整治项目成效总体体现出‘抓特色、保民生、促发展、创品牌’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海南城乡统筹发展乃至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南京大学副教授金晓斌认为,海南要进一步探索独具海南特色的土地整治机制创新,推动全省土地整治工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培土生金”是第一步,若想“育土成金”,土地整治还需再继续“整治”。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土地整治工作有成效、有经验,也有一些需要突破的“瓶颈”,包括一些市县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认识不充分,对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高;土地整治项目后续管护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一些市县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影响项目长期效益的发挥;土地整治项目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共享农庄等建设要素结合度仍不足,项目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对于接下来如何更好地“培土生金”,金晓斌建言道,海南应继续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落实“藏粮于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战略,同时进一步优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土地整治社会影响力。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巴特尔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快推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作,特别是抓好重大土地整治项目推动工作;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在发展和保护中把握好国土资源的底线,牢牢守住海南的生态红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69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