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级比赛累计超10万人次观看!海南这些民间赛事为何受热捧?

移动版  2018-08-04 15:03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记得小时候在村头举办的排球赛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项在海南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织梦好,好织梦

如今已经“燎原”到更多市县。 内容来自dedecms

“深读杯”乡村排球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dedecms.com

怎么能少了你的参与?

织梦好,好织梦

点击图片看H5产品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从村级排球联赛的“刷屏”,

本文来自织梦

再到我为球狂的万人空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海南现象级民间赛事一直都受到热捧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海南日报8月3日版面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经历了那一个月如浪潮翻涌般的赛事后,夺得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桂冠的吉阳区落笔洞队,如今又回归了乡村日常生活。7月30日晚,村排球场上,灯明人沸。下班收工的村民、放暑假的学生纷纷上场,茶余饭后闲来无事的老人围坐旁观,在黄昏和夜色里,共绘着“我为排球狂”的画卷。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月,一场持续22天的村级排球联赛席卷了三亚乡村,火爆程度超乎意料。人们说赛到哪里火到哪里,这形容一点不夸张。群众踩凳子、上屋顶、携家带口观赛。在6月28日到30日,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总决赛期间,该市各区农村几乎万人空巷。三亚市体育馆3天来了超10万人次的观众,为这场火热了一个月的农村赛事留下浓墨重彩的收尾,也带给人们新的思考: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一些地区文体活动少,群众运动健身少,喜爱喝酒赌博,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在我省三亚、文昌等地,有很多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赛事,那么海南该如何引导这些赛事,推进全民健身,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强健群众体魄。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视频拍摄:记者袁琛 武威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A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们就是冲着冠军来的!”

dedecms.com

6月30日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总决赛,来自三亚市吉阳区落笔洞村的落笔洞队,毫无悬念地拿下了首届总冠军奖杯,而早在他们初登吉阳区分区赛时就放出过豪言:“我们就是冲着冠军来的!”

dedecms.com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天涯区分区赛,现场人气火爆。(三亚市文体局供图)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如果你在赛场看过他们的表现,就会明白这冲冠信心的来由:12名黎族青年,个个身高超过1.8米,肤色黝黑、肌肉健硕。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6月21日吉阳区分区赛首赛当天,一批批群众从十里八乡骑摩托、开车赶来。停放的车辆一直排到了田野边,观众把赛场围得水泄不通。有限的看台座位容不下,更多人踩凳子、挤阳台甚至上屋顶,携家带口来观赛。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好球!”“打!”“拦住!”“哎呀!”……场上运动员们每一次远程发球、巧妙传球、惊险救球、拦网扣杀,都引得观众叫声连连。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与比赛同时进行的,是赛场边有两人拿着麦克风,用海南话现场解说赛事进程、点评球员表现。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运动员的精彩扣球、人山人海的观赛场面、观众兴奋发红的脸庞和解说员幽默的点评……观众将拍摄的现场视频发到微信群、朋友圈。一时间,“三亚村级排球联赛”成了“刷屏”的话题。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这还仅仅是分区赛的其中一场初赛。在比赛进行的1个月时间里,三亚5个行政区、30支乡村排球队、360名排球爱好者,通过百余场比拼,让排球的话题传遍街头巷尾。“在6月28日到30日,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总决赛期间,三亚各区农村几乎万人空巷。我们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赛事策划者、三亚市文体局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总监王江洪说,三亚市文体局近年来举办过各类城市球类比赛,也参与承办过国内和国际大型体育竞技赛事,但今年第一次在农村办排球赛,这样人山人海、热情高涨的参赛观赛气氛,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B

织梦好,好织梦

全民健身的乡村探索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热热闹闹的排球赛事,强健了村民的体魄。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在落笔洞村的排球故事里。“父子兵”“儿童队”的身影屡见不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的孩子们要想玩排球,得上山砍柴、捡牛粪去卖,再凑钱买排球,然后看着叔伯父辈的动作,在自己搭建的小场地里也有样学样。”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36岁的落笔洞队教练林聪眉飞色舞地说,经常是大孩子直接上场,小孩子帮忙捡球,从八九岁到十几岁,一拨人带一拨人,排球氛围十分浓郁。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大家生活好了,有了正式的排球场地,我们几乎每晚都打。”林聪自豪地说,冠军队里12名小伙子,是从全村青年排球好手中选拔出来的,个个身高超过1.8米。除此之外,落笔洞排球队还有一批热爱排球的中小学生,这些“童子军”“少年队”则是梯队培养的后备力量。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0年,落笔洞村自发组织了“落笔洞杯”六人制排球赛。此后每年春节期间,不少三亚甚至周边市县排球爱好者组队来PK,最多时,参赛队伍超过30支。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曾经,在一些村庄,因为文体活动少,群众不是喝酒就是赌博,身体素质较差。有了这些热热闹闹的排球赛事,既强健了村民的体魄、丰富了村民的闲暇时光,也搭建起村和村、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桥梁。“打排球这么多年,我去三亚哪个村都有认识的人,办事特别顺畅。”落笔洞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振华说。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体育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反过来滋养着村民的精神世界。在该村村委会办公楼接待厅的墙上,挂满了“2013年吉阳镇妇女之家广场健身舞大赛二等奖”“2013年度三亚市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三亚市无毒村”等表彰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个村走出了121名大学生以及全国跳高冠军、全国大学生沙排冠军等优秀运动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排球氛围之浓,不仅在吉阳区落笔洞村。在天涯区华丽村,黎族青少年们,将排球从田间地头,打到槟榔树下。在海棠区风塘村,村民们也常常打排球直到晚上球场熄灯。“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打球,现在打不动了,但看年轻人比赛还是很激动!”海棠区分区赛在风塘村排球场进行时,80多岁的村民符仁良就坐在诊所门口,一边打吊针,一边伸着脖子观赛,看得津津有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C 本文来自织梦

“排球之乡”期盼盛景重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与三亚不同,海南东部的“排球之乡”文昌,却是另一种光景。而这里,曾是海南排球兴盛时期最辉煌的代表。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自上世纪20年代排球运动传入文昌后,因其简单易上手的属性,迅速获得当地群众的喜爱。文昌中学80多岁的排球退休教练符史联告诉记者,1958年,文昌少年排球队首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的全国少年排球锦标赛中夺得全国冠军,极大地激励了文昌群众的排球热情,很快就形成村村打排球的局面。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文昌排球大戏,让村民生活有趣有味。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那时,小孩从上小学开始就打排球,逢年过节,村与村、镇与镇之间会自发组织比赛助兴。”50多岁的老球迷刘庆民还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昌排球的氛围,“市里举办一场比赛,各乡镇的球迷会像潮水般涌过去,把球场堵得水泄不通。”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进入21世纪后,海南农村排球热情渐行衰落,文昌也不例外。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尽管官方数据显示,文昌大多农村有排球场,但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排球场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一些村的排球场已消逝无踪。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青年都外出打工了,小孩也跟父母在城里上学,哪还有人打?小孩都玩电脑、玩手机去了。在村里的青年,坐个车到市里唱KTV、去夜店也十分方便。没人惦记排球了。”曾经是文昌东阁镇红旗村排球好手、如今早已搬到镇上居住的林师乐满怀遗憾。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即便这近20年来,文昌市政府还在支持排球设施建设,并举办排球赛事,但也难以阻挡群众基础下滑的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文昌市文体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交通便利化打破了农村封闭状态,网络新媒体引领潮流文化,人们对排球运动的兴趣逐渐减弱。”“排球之乡”,期盼盛景重现。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海南2016年开始实施全民健身5年计划,希望能弘扬体育精神,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我省,有着很多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赛事,除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常规的大众球类运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也是海南众多民间赛事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包括五绳拔河、射驽、打陀螺、攀爬椰子树、独竹漂……丰富多彩的项目,将体育健身与民俗活动结合。万宁的民间龙舟赛、陵水攀爬椰子树比赛……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品牌效应和粉丝群体。那么该如何借力这些民间赛事推动全民健身?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D

内容来自dedecms

民间赛事的整合之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分析三亚民间赛事的发展,为它插上翅膀的,不仅有民间传统做根基,还有近些年政府的着力引导。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2017年9月,三亚首届村级排球联赛主办方三亚市文体局,组织人员开展全市范围农村体育运动的摸底调研。“我们走访发现,三亚很多农村的排球设施较全、排球人口众多、群众关注度高。”三亚市文体局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管叶芬介绍,乡村排球的群众基础虽好,但局限也极大,除了“落笔洞杯”排球赛外,大部分乡村排球运动都是零散开展。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你们不能老在市区打比赛,也关心下我们乡村一级呀!”调研中不时听到村民这样的反馈意见,叶芬意识到,一个连接村与村、横跨区和区的排球比赛,成了乡村群众迫切的愿望。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于是组织一场村级排球联赛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为了让赛事精彩好看、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赛事主办方尝试了“解说员+网络直播”的模式。让解说员灵活运用海南话、普通话、海南普通话来一番花式调侃,并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直播共享赛事画面,趣味性与现场感叠加,放大了赛事的人际传播效应。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昌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引领学生投身运动,也是重振热情的一个因素,以巴西为例,这个享有“足球王国”称号的国家,人口总量仅是我国的七分之一,却几乎人人会踢足球,优秀球员人才辈出,这得益于他们成熟的校园足球和俱乐部职业化培养体制。“现在和今后,我们要引导更多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排球活动,让更多学生重新喜爱上排球。”该负责人说。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外,制度支持也非常关键,三亚制定了《三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到2020年,要建成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区级(含育才生态保护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个,城市社区普遍建有“15分钟健身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全覆盖。届时,不仅是排球,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有了硬件供给,将增加城乡民众就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性。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在首届村级排球联赛成功举办后,三亚计划通过品牌化、常态化开展这项赛事,同时引入定级赛制度,以赛代练,系统性提高村级排球比赛的质量,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那么,推进全民健身,除了排球之外,我省在其他哪些项目上还有所探索?还有其他什么项目可以挖掘?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从2017年起,我省就在着力培训足球师资力量,为各类足球赛事和校园足球输送更多专业裁判和教练。校园足球方面,三亚市近日与少儿足球发展计划“AC米兰校园足球”公益活动牵手,引入一种名叫“小场地足球”的校园足球运动新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校园足球训练,采取校队集中培养的办法,“小场地足球”可视作足球青训体系一次培养观念的全面刷新:校园足球运动不再以追逐运动员培养为唯一目标,而是变成全民健身、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的有力推动者。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除了这些,在海南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游泳、帆船帆板等水上运动也陆续走进了中小学课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为推动我省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全省已建成或在建游泳池51个,不少中小学已开设特色课程,超过9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培训。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而在三亚,从2016年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开设的帆船帆板公益培训,通过进校园、进社区、开设夏令营等方式,计划到今年底,培训出1万名拥有帆船帆板运动基础的人,并已经陆续为各类帆船帆板赛事输送人才。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70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