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荐|巴尔干不是“仇恨与分裂”的代名词,它是“东方和西方”文化圈和文明的分界线。

移动版  2018-09-14 09:0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堡仔荐书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巴尔干半岛,这个地理名词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中学时学习《世界地理》都学过,大家印象最深的相关描述恐怕是“欧洲火药桶”或者“一战导火索”。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回溯百年,1908年,巴尔干半岛还未曾遭受两次世界大战摧残的时候,美国女作家弗兰西丝·金斯利·哈钦森乘坐汽车,携带相机,游历了这片土地。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美好、充满生机。她探访了达尔马提亚、的里雅斯特、拉古萨(杜布罗夫尼克的旧称)、莫斯塔尔、萨拉热窝等许多著名的地方。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写下了这部数十万字的游记,详尽地记述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还配上了近百张当时她亲手拍摄的照片,直观地反映那里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形式各异的特色服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那样一个时代,那里的天与地、山与水,还有那里的人们,究竟是什么模样?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穿越百年的心灵之旅吧!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书名】漫行巴尔干 织梦好,好织梦

【作者】[美]弗兰西丝·金斯利·哈钦森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01 dedecms.com

作品简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一部游记。但作者用眼睛发现,用相机记录,用心灵感受,一路旅游,一路享受,一路抒情。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建筑抑或风土人情,都充满了巴尔干风情,独特而美丽。读后总是令人回味无穷,激励人们去“漫行巴尔干”,来关注巴尔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02 本文来自织梦

作者简介 内容来自dedecms

弗兰西丝·金斯利·哈钦森(1857-1936),美国女作家,1908年出版了畅销书《我们的田园之家》(Our Country Home),1909年又推出了这部游记《漫行巴尔干》。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03

内容来自dedecms

精彩段落 本文来自织梦

初秋的一个雨夜,正当我们计划着冬日旅行时,头儿轻声问道:“今年你们想去达尔马提亚(Dalmatia)吗?“达尔马提亚!”他嘴上念叨着,可脑子里想的却是周边的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克罗地亚,显然没有注意到我们惊愕的表情和激烈的争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72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