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我国头号健康杀手,超八成人死于它!防控刻不容缓!

移动版  2018-09-15 17:1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超八成人死于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
保健时报记者 董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重复就诊率高的疾病。现如今,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杀手。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此外,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为68.6%。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心血管病 dedecms.com

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高血压2.7亿。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近几年来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04年至今,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脑卒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率增长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率增长,且死亡率数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指出,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45%。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推算,假如不采取更有效措施,到 2030 年,中国将有3177 万名脑卒中患者,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脑血管病也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糖尿病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096亿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5年发布的《糖尿病概览》(第7版)估计,全球2015年的糖尿病患者约为4.15亿,若不加以控制,到了2040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会达到6.42亿。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换句话说,2015年每11人中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到了2040年,每10个人中就会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096亿,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将达1.507亿。可以说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相当严峻。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癌症

copyright dedecms

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2014年估计新发病例为380.4万例,其中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 万例,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我国各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这可能与我国男性较高的吸烟率有关。我国女性吸烟率较低,但女性肺癌发病率仍高于一些女性吸烟率较高的欧美国家,这可能与女性性二手烟暴露、室内油烟与燃料污染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同时,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室内燃料使用情况更为普遍,这些可能是导致西部地区女性肺癌负担较重的原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虽然我国对于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但形势依然严峻。慢性病发病原因60%与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同时遗传、气候、社会等多种因素也会影响其发病率。在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两倍,甚至三倍。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慢性病可能给国家及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这种负担是可以避免的。例如,2010至2040年间,如果每年能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 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慢性病,这些疾病势必将加剧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降低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而且,健康劳动力人口相对于患病的被扶养人群的比例降低将增加经济发展减速、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因此,我们急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慢性病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控。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资料:《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糖尿病概览》(第七版)、《世界银行-中国慢性病报告》 织梦好,好织梦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72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