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dedecms
新华社曼谷1月11日电 通讯:泰国百年水上市场的中国渊源 copyright dedecms
新华社记者杨舟
熙熙攘攘的泰国百年水上市场丹嫩沙多距离首都曼谷约100公里,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游客特别是自由行游客来泰旅游的热门景点。而鲜为人知的是,其背后还有一段和中国人有关的历史。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近日从曼谷驱车探访了这个位于叻武里府的水上市场。运河边遍布食肆商铺,上午10时,岸上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他们拿着各色菜单招揽食客;河道中,出售椰子冰激凌、热带水果、冰箱贴的货船与载着各国游客的扁舟络绎不绝。 内容来自dedecms
随着中国游客不断增多,不少商贩也学会了汉语普通话,不少店铺招牌上标有中文。然而追溯从前,中国人来到这里却不是为旅游。水上市场的形成得益于百余年前丹嫩沙多运河的开凿,,而当年开凿运河雇用了不少中国劳工。 本文来自织梦
当地人巴妮一直在运河边兜售冰箱贴等旅游纪念品,如今也学会几句普通话。她戴着帽子,肤色偏黑,但五官看起来却明显与当地人不同,与中国人的典型长相更为接近。 dedecms.com
“我祖姓林,祖籍广东潮州,”她对记者说,“当年开凿这个丹嫩沙多运河的有不少华人,现在运河两边还住着不少华人,并有几座华人庙宇。”
巴妮的话与泰国的历史记载相符。据当地政府部门网站刊出的丹嫩沙多历史,当年开凿运河雇了中国劳工。1866年,为了提高曼谷至叻武里府之间的交通,当时的泰国国王拉玛四世敕令开凿连接美功河与塔钦河之间的运河。两年后,这条运河工程完工,因其笔直通畅,国王赐名“丹嫩沙多”,意为“往来便利”。
据记载,运河边的第六柱宝玉寺前住持维猜大师曾说:“挖运河的人,多是刚来到泰国的中国人,他们受雇来挖河。”他还提到,那时候的中国工人都留着辫子,挖出来的土就用簸箕运到别处。因为夜里不热,他们都是晚上开工,白天休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巴妮告诉记者,目前的丹嫩沙多水上市场所在地是后来兴起的,运河上最老的水上市场在其旁边,当地华人称其为“老哒叻”。
copyright dedecms
穿过繁忙的丹嫩沙多水上市场走过一座桥,就会看到印有“老哒叻”3个汉字的牌子,“哒叻”为泰语“市场”之意,“老哒叻”即为“老市场”。
“老哒叻”这一段运河比丹嫩沙多水上市场显得安静很多,岸边的店铺极具华人特色,牌匾上都印有汉字,一位大妈坐在运河边的船上做着典型的潮汕粿条。一位撑船在河里卖热带水果的老婆婆对记者说,她也是华裔,来自广东潮州,现在还有祖姓…… dedecms.com
沧海桑田。如今中国人来水上市场主要目的是旅游。记者在船上拍摄时,一群年轻中国游客对着镜头招手致意,他们同样来自广东,衣着时尚,热情洋溢,脸上带着轻松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