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爆款”思政课炼成记

移动版  2019-04-14 01:02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快上课了。

  陕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大二学生陈柯楠急匆匆赶来,手上拿着两本书。一本是这节课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有一本是俄语专业课书。

本文来自织梦

  上课地点是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教学五楼106教室。因为来得晚,她只能一直走到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坐下来。以前的思政课,大家都抢着坐后排的位置,来的越晚,座位越靠前。今年张帆老师的课,大家一反常态,这让陈柯楠还有些不习惯。 织梦好,好织梦

  上课铃声一响起,投影仪上的签到二维码就弹出来,几十秒时间,152位的课,就有148位同学完成了手机扫码签到。张帆老师迅速在APP记录了4位未签到同学的实际情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因为曾经有隔壁老师“投诉”:张帆老师讲课声音太洪亮,内容又很吸引人,容易让隔壁学生竖着耳朵听,思绪也跟着张老师跑了。这样的“投诉”,让张帆有了“甜蜜的负担”。每次上课前,他都要提醒学生把前后门都关紧。

dedecms.com

  “冒热气”的课堂,让理论“解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张帆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就给英语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陈曦昊留下了深刻印象。

dedecms.com

  “为什么会有思政课?”这个问题,是从小在西安“五大名校”一路顶着应试压力长大的她,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的。 dedecms.com

  而那一堂课,让自诩是“自由主义”的陈曦昊,第一次想要真正去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陈曦昊坦言,她跟很多正处在叛逆期的大学生一样,“越弘扬什么是对的,越抗拒去吸收什么,生怕自己被洗脑。” dedecms.com

  但是,听了张老师的几节课后,她觉得教科书里的那些词条,不再那么假大空,而是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在她心里,张老师这个“宝藏老师”,上课有趣的同时,能不断拓宽她对社会的认识。 织梦好,好织梦

  所以,当张帆老师在班上问谁愿意去岚皋参加关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陈曦昊和同桌一起跑去报名。但每班仅有一个名额,男同学绅士地把机会让给了她。

本文来自织梦

  4月8号,陈曦昊如愿坐上了去往陕南的校车。车上,同学们讨论为什么来参加调研,陈曦昊说,成天在新闻上看到精准扶贫,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女孩,她觉得扶贫离自己的生活特别遥远,而且她是带着些许“怀疑”来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个小时的车程,让好多同学一路感慨岚皋的偏远。车子越开,窗外的景致就越天然,渐渐没有了城市浮华的广告牌。到偏远的地区,就只剩“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等标语挂在山上、或是村庄的墙上。

copyright dedecms

  陈曦昊望着车窗外高耸的桥墩出了神,她想,这一座座投资巨大的桥,一条条通往偏远山区的路,还有这些大红色的标语,就是具象的“党的身影”。 内容来自dedecms

  去扶贫魔芋厂、制茶厂实地调研,和陕师大驻村工作队座谈,不少同学感觉跳出了自己平时的小圈子,发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大学生施展能力的舞台。

copyright dedecms

  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可以帮忙策划宣传,食品专业的同学可以助力农村食品深加工……31名来自各个专业的成员,热烈的讨论起了自己专业在农村的存在感。 内容来自dedecms

  到贫困户家里入户调研,让平时自嘲是“都市贫困女孩”的陈曦昊,第一次近距离地触摸到“贫困”二字的真正面孔。从贫困户家里出来,她就跑去问村支书,“我是学英语的,能为村上做点什么?”

dedecms.com

  村支部的墙上,密密麻麻的贫困户名单,已经有80%已经脱贫。这让曾经很欣羡西方国家制度的陈曦昊,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回程的路上,化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赵奕丹也感叹道,虽然自己来自农村,但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并不了解,这一次的调研,让她看到了“肉眼可见”的国家力量。她希望,这样的实地调研,以后能有多一点。

内容来自dedecms

  “在这个缥缈迷茫的年纪,特别想去真实的事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我甚至有了想去当大学生村官的想法。”陈曦昊说,这样真实可感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抹去了她过去很多对党和国家无知的偏见,也让她开始认真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80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