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病例的新闻一度上了“热搜”榜,很多人担心自己会不会赶上“超级真菌”,,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会不会被传染?刚刚,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超级真菌”对公众健康构不成威胁,请不要恐慌,也无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北京市疾控中心网站截图
copyright dedecms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所谓“超级真菌”,名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它是一种可以在住院病例中引起严重感染的真菌。资料显示:耳念珠菌近年来才被发现,200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通过对储存的念珠菌进行回顾性检测,最早在1996年的韩国已经出现。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各个大洲均有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报告,截至2019年2月28日,美国共有587例确诊病例报告。我国也曾有少量病例报告。


由于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公众不必恐慌,也无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热点回答 dedecms.com
1.哪些人容易感染耳念珠菌?主要危害有哪些呢?
织梦好,好织梦
耳念珠菌既可以引起有症状性的感染,也可以在体内携带而无症状。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累及住院病例,高风险人群为严重慢性基础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病、HIV感染、肿瘤等);新生儿、插管或留置导管的病人、手术病人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全身用药病人也可感染。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耳念珠菌导致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包括血流感染、伤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其中血流感染最为严重,病死率可达30-40%。 copyright dedecms

↑疾控中心供图
织梦好,好织梦
2.目前对付该真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该真菌主要对氟康唑耐药,然而对其他抗真菌药的耐药性在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目前出现了对三类主要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大部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治疗,对于多重耐药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高剂量多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