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锦山镇南拔村连片种植的1500亩水稻已抽穗,农民喜盼丰收。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通讯员 潘高 摄
原题:文昌鼓励规模化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撂荒地变成了“淘金田” 内容来自dedecms
4月的文昌,阳光明媚,微风吹过稻田,青青的谷穗仿佛在低语。头戴斗笠的农民走进田间,一边翻看抽穗的禾苗,一边嗅着轻风拂过的稻花香,脸上洋溢着即将收获的喜悦。
稻田位于文昌市锦山镇南拔村,成片种植面积约1500亩,一眼望去,绿色的稻浪如海水般铺满大地。可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的土地。
dedecms.com
“鼓励规模化高效农业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的问题,而且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文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dedecms
为何大片耕地撂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耕地是农村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我省,农村耕地撂荒的问题却比较突出。为此,省政府办公厅曾于2017年11月印发《海南省恢复撂荒地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计划自2017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省23.9万亩撂荒地恢复生产任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究竟为何会有大片耕地撂荒?海南日报记者走访调查获悉,一方面,是由于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缺水问题突出,不利于土地耕种;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劳动力流失严重。 内容来自dedecms
“种粮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公坡镇白忙村村民文传勇今年57岁了,他一辈子在农村务农,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感受深刻。他算了一笔账,在文昌,人均耕地不足3亩,以种植普通水稻为例,亩产量约600斤至800斤,一年按照两造计算,获利仅5000余元。因此,无论是在他的家乡公坡镇白忙村,还是在他承包土地的锦山镇南拔村,青壮年劳力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为生,留在村里的多半都是老弱病残村民。 dedecms.com
此外,由于文昌受台风天气影响,海水倒灌致使部分土地盐碱化,不利于耕种,罗豆、翁田等地大量耕地撂荒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如何让土地发挥效益? 织梦好,好织梦
为让耕地发挥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各地均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文昌市则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根据全市撂荒耕地的性质,按照宜果则果、宜稻则稻、宜菜则菜的原则,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鼓励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对撂荒耕地进行了综合治理。 copyright dedecms
在锦山,文昌昌洒发发瓜菜专业合作社在政府有关部门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与南拔村村民签订协议,村民以租赁出让或入股分红的方式,将南拔洋成片的千余亩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规范化种植管理。
“规模化种植便可采用机械化的耕种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我们推广高效优质的水稻品种,打造海南本土绿色有机大米的品牌,大大提高了耕种经济效益。”合作社负责人符墩发介绍,以南拔洋的水稻田为例,原先分散在190多户家庭中的耕地被集中起来,统一由合作社负责,日常只需要6个小组10余人的专业队伍进行管理,今年水稻产量有望达到800斤一亩。由于是精选的泰国香米品种,稻谷的价格也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本文来自织梦
为促进规模农业产业发展,锦山镇抢抓撂荒地复耕发展的契机,加快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锦山镇常务副镇长陈文学介绍,截至目前,锦山共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45.74万元,完成全镇3条主干渠、19条支渠、3条毛渠长43.1公里的维修和加固;完成防渗硬化渠道新建工程;完成水毁工程桥函等7处的维修和加固;完成田洋整治500亩。 织梦好,好织梦
如何让更多农民受益? 本文来自织梦
如今,郁郁葱葱的水稻田里,已挂满青色的谷粒,看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致力于农业产业发展20多年的符墩发十分感慨。 本文来自织梦
“这里土壤好、水好、空气也好,坚持绿色有机种植的水稻,品质一定不比别人差,我们要打造出自己的农业品牌来,让更多农民受益。”符墩发说,让昔日的撂荒地成为今天的“淘金田”,希望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将更多的撂荒地利用起来,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经济价值,带动农民增收,进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事实上,近年来,文昌也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农村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推行土地集中流转,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发展农业规模种植。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符永波介绍,截至2018年底,文昌市共完成撂荒地整治2.08万亩,占全市撂荒总面积2.34万亩的88.89%。其中,转包1.05万亩、出租8036亩、转让24亩、股份合作120亩、其他方式复耕2625亩。
“我们积极引导企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发展能人大户参与撂荒地农业生产发展,鼓励群众利用撂荒地与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新模式,让农业和农村迸发出新的活力。”符永波说。(记者 李佳飞 特约记者 黄良策 通讯员 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