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 用科技照亮孩子梦想

移动版  2019-05-18 13:05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机器人 图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织梦

西安新闻网讯(文/记者 张潇 实习生 李心如)“老师,以后我自己能不能也制作一个听话的机器人,为我们家浇水施肥呢?”“老师,这个原理是什么?好神奇啊”……这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蒲城县龙池镇中心小学的一堂课,但孩子们却有着以往不及的兴奋与雀跃。原来,近日,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5级的张铭、张港、蔡宇旗及学校的老师们,为孩子们送来了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机器人创客中心”。

本文来自织梦

于瓜田果地里成长的孩子们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在无言的点滴中却处处表露着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所以,我们来了,我们要用学校的科技优势和自己的全部知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看见未来,并勇敢奔向自己想要的未来!”张铭坚定道。 copyright dedecms

要让科技力量烙印在孩子身上 内容来自dedecms

褪去学生气的衣装,化身孩子们的超级英雄,用科技为孩子们植下一个梦,帮他们插上翅膀,遇见未来。100多公里,200多位孩子,100余天,这是张铭的足迹,也是他们一行人心之所在的地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年复一年,龙池镇中心小学一直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培养着希望的“后生”。得知这里的孩子们对高等教育资源热切渴望,三个西电的青年学子二话不说,自告奋勇,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精心挑选了一些集组装、控制、编程智慧于一体的教育机器人来到这里,每周三带领着孩子们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践。

内容来自dedecms

“我们想要让科技的力量,从小就烙印在他们身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专注地组装着机器人,张铭难掩笑意,温柔地述说。

内容来自dedecms

现实条件不会被理想所改变,但信念却可以以柔克刚。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诗词来形容当地的环境,那一定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寒冷冬夜,没有暖气、没有炉子,洗碗洗衣服需要用冷冽的泉水,想上厕所的话,则需要冒着寒风蜷缩着步行迢迢,在这里,连洗澡都会成为一件难事。而他们则身在此中不移初衷,默默坚守。对他们而言,那些苦难就像坛中的糟醅,历经发酵,也就酿成了醇香的酒,自有风韵,艰难与疲惫也甘之如饴。 copyright dedecms

“尽管有五个多小时的漫漫车程,学校和机电院的领导及老师们得知我们的情况,也多次专程来看望我们。他们不仅为我们送来了取暖的‘小太阳’,还为机器人创客中心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此外,当知晓孩子们对课外书籍的渴望时,立马携西电出版社为孩子们捐赠了5000元的图书。孩子们梦想走出乡村走进大学,老师们就安排他们到西电参观学习。当耳边孩子们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声响起时,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张铭眼眶湿润,难掩激动地说。

本文来自织梦

支教之余积极探索扶贫之路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方式,但扶贫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除了从教育这个根本点出发外,还需要打好科技和政策等组合拳。在支教之余,张铭一行还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先后走访16个村落,获取了大量产业园区的数据信息,供下一步制定政策。

内容来自dedecms

对于那些日子,张港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政府办公厅录入贫困户信息,和镇长等领导共同奋战到一点多。”虽然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他们却从中“玩”出了新花样。“我们对贫困户的大数据进行了类比分析,用软件分析出了贫困户的比例和致贫的原因,形成了自己的分析报告,希望有利于当地政府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以教育兴未来,以科技助现在,双管齐下的背后,是无数个熬冷的夜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 织梦好,好织梦

提及来此的初衷,他们诚挚而又坚定:“在西电求学的这几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怎样高效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怎么去做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应是我们青年人的担当,,我们希望可以尽己所能,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有所改变,在他们的心中播梦的种子,帮助他们茁壮生长。我们愿做星星火,只待他日燎原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说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82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