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优秀青年科技新星 青年科学家宋海洋材料领域研究成果多

移动版  2019-05-18 21:03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了100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优秀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海洋教授名列其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仅仅是宋海洋教授众多荣誉中的一项,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英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奖。他从讲师职称晋升到三级教授只用了七年时间,正如他的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玉龙所说:“海洋一直都在‘快车道’!”

本文来自织梦

交叉学科研究屡获新成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宋海洋出生于1979年,山西临汾人,1999年考入了大同大学物理系。20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全公费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硕士毕业的宋海洋参加了工作。但他感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远远不够健全,,在学术问题的洞察力方面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因此,在承担繁忙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依然选择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李玉龙教授。

本文来自织梦

宋海洋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均为物理专业,博士为力学专业,但他现在从事的却是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谈到这里,宋海洋笑了起来:“在我们行当有这么一句话,物理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我们从物理学原理出发,结合材料科学的基本规律,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交叉学科很值得探索!”

copyright dedecms

自从确定了科研方向,宋海洋一直致力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轻质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镁合金力学性能的调控机制。宋海洋及其团队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2009年,他们解决了国际一流期刊上两篇关于碳纳米管高频振荡器论文的学术观点的分歧;2010年,他们在理论上首次研究了镍镀层对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载荷传递能力的影响,该研究为制备高性能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012年,他们在理论上首次发现了金属镁的第三种塑性变形新机制——“晶界转向”……凭借这些成绩,宋海洋2012年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15年,他们在理论上首次提出了有效提升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纳米晶/非晶”双相纳米结构模型;2019年,他们又提出了超塑性双相镁合金体系中,非晶相厚度和晶体相尺寸的最佳匹配关系,该研究开辟了一种提高密排六方结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dedecms.com

打造优秀创新科研团队 织梦好,好织梦

2014年,宋海洋加入到西安石油大学这个大家庭。他来校不久,便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优秀教师,一起组建了“先进材料计算与设计”校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宋海洋说:“科研要产出成果,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必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个科研团队的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6个人中有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五年来围绕“先进材料计算与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共发表SCI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宋海洋指导的研究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在硕士期间发表了2篇SCI论文,毕业后一部分学生考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余毕业生进入华为、中兴、NEC等知名单位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在采访过程中宋海洋多次提到,他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力量,还依靠的是学校提供的各种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持。学校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些政策既让青年教师感到贴心、暖心,又让青年教师感到有奔头、有干劲!”(文/图记者 张潇 通讯员 杨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82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