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这道题是钮茨德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有物混成,指导老师为危老师。《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选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题目:有物混成
解:有物混成:物,指“道”.“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dedecms.com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是个绝对体,即“道”的存在是独一无二且具有绝对性,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因为“道”是宇宙本源 内容来自dedecms
周行而不殆:讲“道”的运行规律,且其运行永不止息 copyright dedecms
逝:运动变化,感而不知.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内容来自dedecms
远: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内容来自dedecms
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本文来自织梦
人亦大:指出宇宙中有四大,人为万物之灵.反映出老子以人为贵的人本主义思想 内容来自dedecms
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⑿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dedecms.com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dedecms.com
关于“道”的性质和“道”的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说:“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道路.比起希腊古代唯物论者所讲的“无限”来,似乎更实际些,一点也不虚玄,可能人们受后来的神秘化了的‘道’的观念的影响,才认为它是状态的物体,包括有和无两种性质,由极微小的粒子在寥廓的虚空中运动所组成.它是独立存在的,也不依靠外力推动.宗教迷信的说法,认为上帝是世界的主帝者,但老子说的‘道’在上帝之前已经出现;传统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起源.”汤一介说:“老子讲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说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道在物先”,又说“物在道中”,这种判断是把“天地”作为“物质”的同义语了.
dedecms.com
另,本段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建议有空可以阅读下《时间简史》这本书,相信对你理解这一章的内容会大有裨益的.
举一反三
例1: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分别是什么意思?】[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看到楼上说的答案我已经无奈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把易经的东西拿来当做道德经- -!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在那瞎掰胡.
而且楼主肯定没看过道德经,道德经并不是讲的“道” 这本书其实就是做人、做事、为人处世的一个诠释.如果非要说“道”的话 你可以把它看做人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有问题请追问 织梦好,好织梦
例2: 道德经中(以下句子的意思)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道 生 一 ,一 生 二 ,二 生 三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冲 气 以 为 和 .
得宠和受辱都不感到惊慌失措. 本文来自织梦
例3: 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古代思想家、先泰时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尤为喜欢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教我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本文来自织梦
“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并非人们平常所说的道.“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玄妙、深奥、高远,空虚无形,但的确存在于广漠的空间,它发挥的作用无穷无尽,永不枯竭,“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大道似水.”“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能成为百川河流所汇聚的地方,是由于它处在低下的位置,故成百川之王.最普涌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老子以水喻“道”,使我们看到“道”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知它乃大度包容,不弃涓流;它与世无争,淡泊功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塞于浩茫天地之间,可谓“大音若希”,“大象无形”,令人敬畏.
copyright dedecms
《道德经》劝人向善,导人守信.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说善待别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别人就得到诚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讲他本人,也是在提醒人们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会善待自己,信任自己.
dedecms.com
老子还劝人拒绝世俗之喧嚣,守护淡泊之美好.《道德经》中反复出现“朴”字,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朴归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为纯真、素朴、自然.“婴儿”一词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说.如:“复归于婴儿.”“一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纯厚朴实、镇定持心、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应该以婴孩般单纯、无邪心境空明,宁静,质朴,少私寡欲,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被宠幸、声色所诱惑,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过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道德经》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圣人但求填饱肚子而绝不追求声色之娱,提出人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时下现代文明长足发展,但许多人心态扭曲,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倾斜.老子的教诲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有利于医治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仍具现实教育意义.漫长的时间流逝了,而(道德经)横跨历史时空流传至今,它教诲我们改变“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养心,谨慎,严肃,善事融和,旷达,洒脱,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张成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料来源:《老人报》)
例4: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dedecms.com
【意译】
copyright dedecms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内容来自dedecms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dedecms.com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copyright dedecms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织梦好,好织梦
例5: 道德经最后一句是什么?
思路提示:
《道德经》全文共八十一章,最后一章全文如下:
织梦好,好织梦
第八十一章 内容来自dedecms
信言不美 , 本文来自织梦
美言不信 .
copyright dedecms
善者不辩 , dedecms.com
辩者不善 .
copyright dedecms
知者不博 , copyright dedecms
博者不知 .
圣人不积 ,
既以为人己愈有 ,
天之道,
利而不害 ﹔
圣人之道 ,
为而不争 .
织梦好,好织梦
《道德经》的最后一句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有物混成”中的“物”指的是什么
点拨:“有物混成”中的“物”指的是什么 “有物混成”,这个“物”字,并不同于现代人所了解的“物质”观念的物字,这一关键,前面已曾提过,古代“物”字的含义,等于现在一般口语中的“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指非物质的存在状况,例如精神、心理或者“力”、...
题2:有物混成的解读
点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意即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有物混成”四个字真是精彩,“混成”代表浑然一体,还没有区分;因为区分之后,才能成为被认识的对象。譬如,远远地看不知道是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张桌子、一张椅子;...
题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什么意思?此物在哪?出处?
点拨:出自《老子·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
题4:“有物混成”中的“物”指的是什么
点拨: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能”等等。此处“有物混成”的物、心理或者“力”,也可代表物质之“物”,前面已曾提过,古代“物”字的含义,这一关键“有物混成”中的“物”指的是什么 “有物混成”,并不同于现代人所了解的“物质”观念的物字,这个“物”字,例如精神,...
题5:有物混成的译文
点拨: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啊,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作它“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85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