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丁宝桢墓现疑云 其六代孙讲寻墓过程回应疑问

移动版  2019-06-15 21:11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济南丁宝桢墓现疑云,其六代孙讲寻墓过程回应三大疑问

内容来自dedecms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2日讯(记者 吴军林 贺辉李金珊)疑似丁宝桢墓是如何被发现的?确认依据是什么?若是,其后人是否还将其遗骸留在济南?11日,一则关于晚清名臣丁宝桢墓及其遗骸在济南疑似被发现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不过,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采访丁宝桢后人、走访工地并采访发商、山东省文物局后了解到,涉事墓地是否为丁宝桢墓尚待进一步核实。丁宝桢后人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专访,回应了上述疑团。 copyright dedecms

  丁宝桢六世孙讲寻墓过程:今年3月无功而返 前天连夜挖掘发现疑似丁宝桢头骨

copyright dedecms

  11日晚,丁宝桢六世孙丁峻在济南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现疑似丁宝桢墓的过程。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紫色圈中为疑似丁宝桢墓穴位置(丁峻供图)

dedecms.com

  1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向山东省文物局综合处了解有关丁宝桢墓是否在济南发现等问题时,一位工作人员回复称,正在核实中。

本文来自织梦

  当天下午6点左右,记者再次向山东省文物局了解进展,工作人员回应称,判断涉事墓穴是否为丁宝桢墓,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现在山东省文物局尚不能确定,后续将派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dedecms.com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文物行政部门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发现重要文物的,应当立即上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十五日内提出处理意见。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内容来自dedecms

  对于此事进展,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 织梦好,好织梦

  延伸:丁宝桢是谁? dedecms.com

  晚清时期,丁宝桢曾任山东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清代山东最有作为的地方官”。在济南,有关他留下的传说甚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前门接旨,后门杀人”,说的是丁宝桢仗义斩杀违规私出宫门作威作福的大太监安德海,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事。鲁菜中还有一道名菜“宫保鸡丁”,据说就是产自丁府,与丁宝桢有直接关系。 copyright dedecms

  主政山东期间,他还主持建造了近代兵工厂山东机器局、山东最早的官办书局山东书局,以及综合传统儒学与近代科学于一体的尚志书院,建大堤防水患,整治水师固海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正常情况下,丁宝桢去世后应该回贵州老家安葬,但是丁宝桢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中进士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老家再无直系长辈。为母亲守孝期间,贵州老家发生农民起义,丁宝桢变卖祖产,组建武装队伍,保护乡里秩序因为老家已经没有父母和房子,此后丁宝桢在外地任职,亲人家眷都跟着他一同赴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山东任职期间,丁宝桢的妻子和二哥等人先后去世,丁宝桢向朝廷请旨,将亲人们就地安葬在济南。得到朝廷特批后,丁宝桢在济南华山之南购置10亩土地作为家族墓地,是为“丁公墓”“丁家林”。1886年丁宝桢病逝于四川总督任上后,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按照丁宝桢的生前意愿,将丁宝桢的灵柩运回山东济南安葬。第二年,丁宝桢的灵柩回到济南,安葬在丁夫人墓的东侧。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

本文来自织梦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吴军林 贺辉 李金珊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90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