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万宁市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里结下累累果实,彰显出了市委市政府心系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高达29.74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比上年增长9.4%,在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文化等各个民生领域,兴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持续改善了民生福祉,提升了万宁市经济社会品位,提升了城乡社会的整体形象。 内容来自dedecms
心系民生责任重,敢于担当有作为。关注民生,以民生为重,把新增财力投入到民生事业建设,真心让广大市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开发建设成果,是2014年万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亮点之一,在教育事业,为了加快改善教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全市去年教育事业预计投入达9.72亿元,其中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经费,包括提高小学生、初中生生活公用经费;共资助学生27376人次,落实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受助学生1.4万余名,落实教育扶贫学生生活费及交通费,受助学生4984名,落实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办学生活费及交通费,受助学生1480余名,落实学前教育三类幼儿园生活费补助,受助学生2870余名,落实高中学生回家助学金,资助3745名贫困生,有效地实施了学前至大学教育的全覆盖。投入9675万元,改造学校基础设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建设等,建设万宁中学体育馆、13所薄弱学校改造及7个学校塑胶运动场等42个项目,并续建2013年74个项目;投入建设了8所公办幼儿园、14所学校周转宿舍,投入建设了万宁市思源学校扩展项目建设以及全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等,进一步有效地改善了全市城乡办学条件。在医疗卫生事业,去年投入3亿余元,不断完善市、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7家标准化村卫生室,使全市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97%;兴建和乐中心卫生院综合住院楼,继建和扩建了东澳卫生院、东兴医院、龙滚卫生院和三更罗卫生院等医院业务用房以及后安、港北等一批卫生院的院区环境设施改造;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6.5%、97.5%和99.8%,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人均筹资达到380元;推进了医保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计等支付方式改革,发放居民健康卡27万多张;加强了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资助2.51万人参保(合),救助各类大病城乡困难群众2559人,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重特大疾病保障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全市预计投入4.38亿元,提高了60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发放了全市2.17万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投入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和弥补了社保基金收支缺口,发放了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和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孤儿养育补助、农村五保户供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各类困难群体补助,投入支持创业培训、家庭服务业培训和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等,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万余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400多个,扎扎实实地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顺利进展。在文化体育事业,全市投入1亿余元,建成行政村文化活动室18间,建成农村篮排球场20个,安装健身路径53套,组织文艺下乡活动50多场,农村公益电影下乡2780多场,建设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市级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站12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97个,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惠民工程覆盖全市乡镇行政村。在支持“三农”工作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2014年投入农村水事务预计达6.4亿元,实实在在地为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生产,为农民兴办一批实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承诺为民办实事之一,该项目共有24宗,涉及龙滚、山根、和乐、万城、北大、后安、礼纪、长丰和三更罗等9个镇共22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建成后收益人口达3.56万多人。到年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计划修建农村道路100公里,已投入资金推进建设,部分已交付使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帮助扶持农民增收等方面,投入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生猪生产种猪场补贴、畜牧良种补贴、农机构置补贴、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等,有力地推进了“三农”工作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万宁市在推进民生事业建设中,抓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时机,全市上下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通过开展“三联三问三解”等行动,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农户,结合实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2014年,全市共有101个市直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深入207个村庄(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00多户次,发放慰问金37万余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万余元,帮助农村修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数百件,无偿提供农户禽畜种苗、热作种苗以及提供帮助发展生产资金、化肥一批。全市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把为群众兴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工作内容,制订计划认真积极地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在全市形成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