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万宁: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中茁壮成长

移动版  2015-03-17 17:10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万宁的发展真是太快了。万城长大了,新建了许多街道和设施,很有都市的样子了。乡村都通路通水通电,环境改善了,面貌新了。与我当年回来时的城乡状况相比,变化很大了。”同记者谈起今日万宁市城乡的变化,10年前就从台湾回到家乡,并在万城定居的钟老先生无不感慨。

内容来自dedecms

  万宁是海南的古邑之一,沉淀着厚重的社会发展痕迹。如今上了年纪的万宁人,对上世纪的万宁社会面貌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见证着万宁家乡在近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勤劳智慧创业的万宁人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弘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六连岭革命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挥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在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上,勇往直前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开发符合市情、民情的多元特色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迅速提升了全市整体综合实力,推进万宁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谱写出万宁社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这样一组数据,浓缩了万宁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1995年,撤县设市前万宁国内生产总值为18亿多元,固定资产投资7亿余元,地方财政收入85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00余元;到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从2002年的29.5亿元增加到114.3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44亿元增加到8.22亿元。而在发展速度较快的“十一五”期间,更能体现出万宁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上取得的成就。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43.63亿元,2011年114.32亿元,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6年1.49亿元,2011年8.22亿元,年均增长40.7%;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14.67亿,2011年92.5亿元,年均增长44.5%,农民人均收入2006年3600余元,2011年6859元,年均增长13.5%。 dedecms.com

  数据是简单枯燥的反映,发展的实践过程却有着饱含艰辛开拓的真实写照。万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县,也是一个旅游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大市县,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品位高,可开发利用潜力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十分宽阔的前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纵深的商机。尤其是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的现代社会,万宁具有的自然资源的特色优势,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在各个业界倍受青睐。党的十六大以来,万宁人进一步改变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展露出自己的美丽丰姿,勇敢地抓住机遇接受挑战。万宁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整体实现持续稳定的科学发展进程中,立足优势,结合实际,推进了以百里黄金海岸带、兴隆旅游开发区和万城市区为重点的“一带两区”发展战略,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拉动”的目标,极力打造万宁经济社会整体综合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取得丰硕成果。据了解,仅在2006年到2011年的五年期间,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已组织实施开发重点项目达150多个,其中有60多个已建成投产。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强势企业集团,落户万宁大地,参与开发,涌现出一个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如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神州半岛项目、华润公司的华润石梅湾项目、中信国安公司的山钦湾项目,奥特莱斯的世界名牌折扣购物中心项目、海航集团的大康乐项目,深圳宝安集团的宝安地产项目等等。在这5年中,万宁的社会投资项目已累计总投入开发资金达174亿元之巨。在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的拉动下,万宁的整体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06年的37.7:19.7:42.6调整为28.0:26.2:45.8,开始展现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型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万宁也在极力地打造良好硬环境,改善民生事业。从2006年到2011年间,全市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67亿多元,开工建设19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并已竣工投入使用120多个,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水、电、路等环境条件。在民生事业方面,从2006年到2011年,已累计投入29亿多元,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兴办了一大批事关民生切身利益,彰显出改革开放成果的项目,用更多的实事好事让百姓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织梦好,好织梦

  万城长大了,兴隆丰满了,乡村变靓了。短短十年间,万宁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中,在朝着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推进中,正在不断地英姿蓬勃,茁壮成长。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9614-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