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张婧 高展)“过去住在山上,种地为生,一年到头风吹日晒。”74岁陶延珠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移民农户,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能搬离深山区,还以配套的农业设施大棚作为生计,如今他和老伴2人在家门口都可以轻松赚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之前没接触过食用菌温室大棚,去年抱着尝试的心态,打理半个棚,赚了将近2万元。”喜人的收成让陶延珠尝到甜头,一把年纪的他干活手脚慢,“根本没想着外出打工,可这大棚的活偏偏不挑人,操作简单,比种地轻松,白天把帘子掀开,保持通风,晚上再把帘子放下去,让大棚内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行。”
今年,陶延珠扩大规模管理1个大棚,他从菌业公司购入培养好的菌棒,单价3.5元,自己掏1.5元,剩余由当地政府补贴。他举例说,“今年这1个大棚放了8000个菌棒,总成本近3万元,而我只花了12000元。”
dedecms.com
陶延珠所说的菌业公司是一家以食用菌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该企业董事长曾宝成来自于食用菌技术先进的福建,他表示,主要看准了这里的气候。 本文来自织梦
天祝县位于祁连山东端,海拔高,气候冷凉,而日照时数又长,年平均气温3.5℃左右。这些看似不如中国东南部的自然环境好,但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来说,无论是气温、光照、土壤,还是降水,均是有利的,尤其是夏季,当南方不能生产时,天祝县种植的食用菌正好上市,反季节效益十分明显。 本文来自织梦
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于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等种植业,并将其作为全县重点特色农业,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项目拉动和技术提升,该县食用菌产业链从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出菇采收、烘干加工、冷链物流等各方面进行延伸。
内容来自dedecms
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耀林说,目前全县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社共9家,农户9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多户,主要栽培种类有香菇、海鲜菇、羊肚菌、赤松茸、滑子菇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2019年6月,天祝县还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誉名为“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
copyright dedecms
当地食用菌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农牧民从公司购入成品菌棒,放入自家设施内管理出菇,产品由公司统一回收、包装、销售,降低了农牧民的技术风险和销售风险。同时,产业园区也吸纳周边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如何让山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武威市委书记柳鹏表示,有钱了日子就好过。实际上,增收的渠道有很多,现如今有很多农民外出务工,一年四季背井离乡,妻儿不在身边,久而久之,小则家庭矛盾,大则社会问题。在外打工受苦受累不说,还不是长远之计,年龄大了总有干不动的一天。
“所以,我们要找准的是可持续性发展产业,让农户在家门口赚上钱,既能给老人尽孝,,还能陪伴孩子。”柳鹏说,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天祝县是甘肃省5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当地政府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南阳山片建设了生态移民区,目前已搬迁入住8000多人,他们也依托这些新兴特色产业,逐渐找到了新生活的出路。(完)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96640-1.html